1)第391章 萨拉热窝事件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匈帝国,又名双元帝国,正式名称为:帝国议会所代表的王国和皇室领地以及匈牙利圣史蒂芬王冠领地,是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国家。

  1848年,匈牙利革命被镇压后,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是欧洲传统的五大强国,和此时世界列强之一,其国土面积之辽阔,在此时欧洲排名第二,仅次于俄罗斯帝国。

  总人口数量之众多,稍逊于俄罗斯和德意志帝国,位于欧洲第三。

  机械仪器制造业之繁荣、钢铁军火工业之雄厚,排位世界第四,仅次于德国、英国和美国之后。

  其资源总储备之广泛、和动员总兵力之庞大,亦是欧洲第四,只少于俄罗斯、德国和法国。

  而农产品种类之繁多和原油产量之丰富,则超越拥有精致农业的法国,和以粮食出口为导向的俄罗斯,位居全欧之首,斯柯达兵工厂生产的重炮武器雄踞世界第一。

  20世纪初,摆脱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统治的塞尔维亚,在巴尔干地区日趋强大起来,成为斯拉夫人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地的斯拉夫人,强烈要求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与塞尔维亚合并,建立统一的斯拉夫国家。

  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奥匈帝国的统治者极为不安。

  因此,奥匈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主持制定侵略塞尔维亚战争计划的,正是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上将。

  当时,在塞尔维亚国内已出现反奥宣传活动和爱国团体。1908年成立的“国防会”,主张进行游击战,来阻止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并招募和训练志愿军。

  1911年成立的“黑衣会”(又称“不统一毋宁死”),主张采取恐怖行动,它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的思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领导这个组织的,是塞尔维亚参谋本部情报主任德拉古丁上校。

  1914年5月,德国总参谋长小毛奇,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

  6月12日,斐迪南大公到科诺皮施特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举行会谈,为发动战争预先确定行动方针,他们都认为,俄国国内困难较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

  德皇威廉二世建议奥匈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攻塞尔维亚,威廉二世还明确向斐迪南保证,假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德国将援助奥匈。

  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

  时间选定在6月28日,这一天是塞尔维亚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