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3章 北上移居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先,中国方面跟列宁的约定是,支持布尔什维克革命,之后,胜利的布尔什维克将沙俄侵占的中国领土,归还给中国。

  “六月革命”后,沙皇退位,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临时政府,一个是工农代表苏维埃。

  列宁和托洛茨基、斯大林等人对于中国趁机出兵,大肆侵占俄国领土非常不满,他们尤其不满的是,中国情报部门不但支持他们闹革命,还支持孟什维克与他们争夺权力。

  俄国上层的分裂,使得他们对于中国出兵毫无办法,托洛茨基曾建议列宁,再次革命,推翻临时政府,然后再对付中国人。

  但列宁拒绝了他的提议,因为旧沙俄军队将领大多投靠了临时政府,如果再次革命,自己人打起来,只会让中国人得利更多。

  于是,布尔什维克为了国家利益,于6月25日,提出加入临时政府。

  此时,临时政府里鱼龙混杂,充斥着资产阶级、封建势力、保皇派、政治投机分子等等。虽然孟什维克领导人马尔托夫任政府总理,但他谁也管不了,只是一个平衡和协调的角色。

  不过,不管怎样,6月26日,布尔什维克取消了苏维埃,加入了临时政府,俄国形式上有了统一的政权。随后,列宁建议临时政府出兵,抵御中国入侵。

  但这时候,临时政府里的保皇党首领、鲍威尔·尼古拉耶维奇·米留科夫,基于权力斗争的需要,却提出,俄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再次请沙皇尼古拉二世出山。

  悲催的尼古拉二世,此时和家人被软禁在沙皇村的亚历山大皇宫。

  临时政府曾准备把他们送到英国,投奔沙皇的表兄英国国王乔治五世,英国议会也已经批准。

  但乔治五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害怕引发政治危机甚至革命,从而拒绝,没有成功。

  米留科夫的提议,遭到了列宁等人的断然拒绝,6月28日,临时政府改组,大地主李沃夫为临时政府内务部长,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为外交部长。

  资产阶级右翼政党、十月党首领古契科夫为陆海军部长,列宁为司法部长,沙皇将军科尔尼洛夫,被任命为俄军最高总司令,俄国临时政府准备武装抵御中国对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入侵。

  但这时候,西线和南线传来坏消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奥匈帝国和德国的十万大军,从乌克兰、外高加索两个方向,正加速向彼得堡推进。

  俄军不得不暂停去西伯利亚对付中国人,转而去应对同盟国的入侵,毕竟,西伯利亚太远了,而同盟国敌人却离他们很近。

  奥匈和奥斯曼是沙俄的死敌,虽然沙皇退位,他们依然进攻,德国已经将绝大部分东线军队,以及奥匈和奥斯曼的主力,调去了西线,但也留了部分兵力继续进攻俄国。

  仗打到这个份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