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5章 搞平衡_远征欧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秦致远率领第一旅返回法国本土的时候,四月六号,巴黎附近的贡比涅森林里,法国・军政两界的高级官员聚集在总统雷蒙・普恩加莱的火车包厢里,讨论即将开始的春季攻势。

  “……我可以肯定,战争将在48小时内结束,我们将会把德国人赶出法国领土,进而攻入德国,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重塑无敌陆军的荣光。”经过一番长篇大论,尼维勒结束了自己的阐述,洋洋得意的回到座位上。

  “我还是要提醒诸位,德国人自从兴登堡代替了法金汉之后,作战方式和指导理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选择硬碰硬的和我们硬拼,而是已经退到坚固的兴登堡防线中据险而守。我坚持认为这场战争无法达到战略目的,进攻的假设已经失去了合理性。”坐在普恩加莱右手边的利奥泰不同意。

  利奥泰和尼维勒的关系一直都不好,在尼维勒的眼中,利奥泰是个名不副实的人;而在利奥泰眼中,尼维勒是个狂妄自大的人。

  “或许咱们可以等一等,美国人已经宣战,明天就是生效的日子,咱们可以等美国人过来,顺便让咱们疲惫不堪的部队得到更多的休息。”新任总理保罗・潘乐威对美国人抱有期待,这也是此时欧洲人的普遍看法。

  美国人的参战是一个绝对的重大利好,虽然在这之前,美国国内只有几万名国民预备队,连个正儿八经的陆军都没有,但是美国拥有无可匹敌的工业能力,以及相对于英法更强的动员能力。所以对于英法来说,美国参战比俄罗斯结束帝制更为重要。

  俄罗斯结束帝制,对于英、法来说同样是利好,但这个利好消息现在看上去表现的并不明显,至少没有美国参战对于军心士气的提振来得大。

  “这是我们的战争,如果要结束,应该是由我们亲身去结束,而不是期盼那些牛仔。”尼维勒看不上美国人。

  法国和美国的关系实际上是很不错的,美国立国法国人的作用不可抹杀,就连美国的象征――自由女神像,都是法国赠送的。尼维勒的思想在这个时代很有市场,“白人至上”之中的“欧洲至上”,这算是另一种形势的种族歧视,歧视的对象是所有的非欧洲白人。

  不过尼维勒这话说的明显不是地方,当尼维勒说完这番话的时候,所有人看向尼维勒的目光都有所不同,包括他的参谋长和机动部队统帅阿尔弗雷德在内。

  总理潘乐威尤其无奈,在此之前,潘乐威找到普恩加莱,要求辞去总理职务,普恩加莱没有同意。开什么玩笑,难道法国要在一个月之内更换两名总理?

  “你这种思想简直是荒谬,如果可以不牺牲法国年轻人的生命,那么为什么你要如此顽固?这是属于全世界的战争,不应该由法国独自承担。”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