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正旦之日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什么意思?”

  荀贞所吟此诗中的“屠苏”本是屠苏酒的意思,但在当时却是罘罳的别称。屠苏酒是直到唐朝年间才流行开的。罘罳即设置在门外的屏风,春风送暖入屏风,也是通顺的。荀贞适才吟诵是因耳闻目睹、情不自禁,此时听到小任的问题,心中道了声“好险”,嘴上答道:“‘曈曈’就是太阳出来了,很明亮的意思。”

  “荀君真是博学。”小任、小夏对他十分佩服。越是不读书、不识字的人,越是对有学问的人有一种天然的敬畏,他俩虽是轻侠之徒,却也不例外。

  一路往里外走,经过处,时不时有在门外悬挂桃符的族人和他打招呼。有与他关系不错的,问道:“四郎,你这冠带齐整的,是要去官寺么?”

  “对,今儿个正旦,县君虽免了贺拜,但名刺不能不送。”

  “那你可得抓紧点,再有一两个时辰就该到族中祭祀的时候了,你可别晚了。”

  “晚不了的!只是送个名刺过去,来回顶多半个时辰。”

  荀贞走过去,听到后头有人小声说话:“这贞之才当了乡有秩几天?就养起了宾客?跟在他后头的那两个人甚是眼生,是他从西乡带回来的么?衣服虽然俭朴,然而短衣长剑的,看起来倒是很英武。”

  有人小声回答道:“你不知道么?上次四郎越境击贼,杀了一伙儿从郏县的强贼,得了县君的褒扬赞赏,足足给了他二百万钱的赏赐,虽然听说他把这些钱大部分都分给了有功的乡民,但料来剩下的也会有不少,养一两个宾客算得甚么?”

  看着荀贞、小夏、小任远去,又有人说道:“他最先自请为亭长的时候,我还瞧不大起他。咱们颍阴荀氏,天下知名,便是一个偏远旁支出来的也无不以自家的姓氏为荣。他倒好,巴巴地去求县君给他一个亭长的职位。亭长,受人役使,贱职也。我当时真觉得他太给咱们荀氏丢脸!没想到才三个月,他就接连立下功劳,被擢升为西乡有秩。”

  有人“呸”了声,不屑地说道:“亭长固为贱役,乡有秩也好不到哪儿去!咱们荀氏,远的不说,就说近代,有哪一个出仕的祖、父辈任过这样低贱的职务?老实对你们说,要不是因为族父召见过他,听说还勉励了他几句,我早就上他家痛骂他了!”

  荀贞在族中有交好的,自然也就有交情泛泛的。这个语带不屑之人就是与他交情泛泛的那一种,听口气,似乎很瞧不起他。

  先前说话的那人道:“乡有秩的秩级虽也不高,只是个百石吏,但也算是有印绶的啦!有不少的名臣大儒在寒微时可是都做过蔷夫、有秩的。高密郑公康成在年少时不就当过乡蔷夫么?”郑康成,就是郑玄,康成是他的字。

  看不起荀贞的那人说道:“郑康成虽名门之后,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