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 宣高节义英雄志 乱世臣亦择人君_三国之最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会选择哪一个?很多时候,别说外人了,便是本人,不到最后,他也难以下定决心,难以明确方向。

  相比之下,臧霸的这个“不好说”,在目前来看,对荀贞实已是最为有利的了,至少比他坚定地站在陶谦那边要好得多,荀贞至少还有争取到他的可能性。

  张纮说道:“藏宣高既怀英雄之志,那得其为用的可能性就稍大一点了,只是……。”

  “只是什么?”

  “藏宣高麾下多泰山兵,君侯便是暂能得其为用,日后也需还得想再想办法削其兵权。”

  对这一点,荀贞自是以为然,不过,这都是日后之事了,就眼下来说,能不能得到臧霸的帮助还在两可之间,这“削其兵权”之事谈之尚早,还不需要考虑。

  见荀贞和张纮有关臧霸的谈话告一段落,戏志才遂接起荀贞刚才的问题,说道:“君侯适才问州府近日可有异动,倒是没有什么异常,还和之前一样:陶恭祖时宴请州郡名士,多给臧霸及州兵赏赐,又募召豪勇,屯储粮秣,并冶炼军械、收买战马。”

  “下邳呢?有何异动?”

  “也没什么异动,还是那些:陶恭祖遣兵屯临下邳境,笮融布置了两道防线,一道在下邳与我广陵交界处,一道在淮水两岸。”

  孙坚表乐进为下邳相,至今已有数月,荀贞早就回到了广陵,可到了广陵后,他却又是裁撤兵马,又是安置屯田,又是处理内政,竟是半点也无进取下邳的意图,可以想见:陶谦和笮融肯定是有点坐不住。

  荀攸笑道:“自君侯归郡,数月不动,陶恭祖、笮融定坐立难安矣!”

  荀彧说道:“却是要防备陶恭祖会先发制人。”

  荀贞对此并不担忧,笑道:“他如肯‘先发制人’,倒是最好不过。”

  此次召集戏志才等人,是为了总结一下前些时日的外交成果,就“臧霸、州府和下邳近况”的问题,荀贞遂不再多说,转开话题,问起了近日“外交”上的情况。

  荀贞治广陵已颇有时日,有臧洪、袁绥、秦松等本地吏员的辅助和张纮等名士的支持,广陵郡内不说已是铁板一块,至少荀贞的统治基础已很稳定。

  这也就是说:一旦和笮融或陶谦开战的话,广陵士、民就算不会全部支持,也不会有什么阻力,对此不需担忧。

  广陵之外,荀贞的重点外交目标是州府的吏员、地方的长吏和各郡的冠族右姓。

  州府的吏员如陈登、糜竺等,和臧霸一样,要想把他们彻底拉到荀贞这一边,眼下还是难以做到,不过根据荀攸等人的禀报,包括州别驾从事赵昱、治中从事王朗在内,这些州府的有识之士对徐州目前的状况、对陶谦都是怀有一点不满和失望的。

  这点不满和失望主要是由三层意思组成。

  一个是:陶谦自到徐州以来,虽有平定黄巾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