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4章 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粮草和武器由洛国运来。

  此事不知真假,但燕齐两国之间数年的战争,最终以两败俱伤收场,却是不争的事实。

  战争,积蓄力量,再次战争,这就是列国的日常。

  洛国的日常则是,学宫,还是学宫。

  洛国公室最关注的就是学宫,老祖宗这些年偶尔传来的反馈之中,学宫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洛国学宫之中,儒家越来越强盛,而强盛的根基就在于两个法宝——教育和拿来主义。

  百家相争,就像是列国之间的争斗一样,不仅仅是理论要分个高低上下,还要看人才的多寡。

  兵家是利器,只传授给最亲近的子弟,这就注定不会消亡,但永远不会大兴。

  法家、纵横家是当世的显学,一旦得到君主信重,就能从庶民一日卿相,但即便是师兄弟之间,斗争都极为激烈,动不动就是生死之分,指望他们能搞出一个团结的学派那就是做梦。

  道家的学问是当世的显学,但显要的是杨朱之学,真正的老子之学,反而少见。

  与杨朱之学同为天下显学的墨家,在入仕列国之后,渐渐地偏离了墨子的思想,不要说兼爱非攻,甚至就连节葬节用这些都不再坚持。

  齐墨夸夸其谈,已经脱离了墨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底层路线。

  秦墨完全成了和公输氏一样的工匠,为了秦国的大业而奔忙,要以战止战。

  楚墨则是一群游侠,轻生死,重然诺,但是精锐的墨者动不动就死一批,怎么可能传承的下来呢。

  洛理只想说一句,墨家正统在洛氏!

  还有一些衰微的学派,若是没有洛氏保存他们的典籍,并且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公族之中的子弟,洛氏毫不怀疑其中某些学派,会直接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潮流之中。

  只有儒家是个意外,昔年孔子周游列国,虽然仕途上不得志,但是儒家却大大的兴盛起来。

  这些年依旧如此,儒家最优秀的那些子弟,基本上不受列国君主的重用。

  相比较那些动辄身居高位的法家子弟,君主们更愿意让崇尚王道的儒家子弟单纯的做个牌位,为自己塑造一层爱才爱民的形象。

  但儒家却并没有因此而衰落,反而更多的人才源源不绝的涌现出来,这就是因为儒家的教育和传承做的实在是太好了。

  先是家族之中的传承,然后是通过收弟子蔓延到弟子的家族,还非常灵活的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这种以师徒关系为主,血缘关系为辅,还不头铁死磕的传承方式,想要断代实在是太难了。

  儒家的大儒们并不担心儒家传承的消失,甚至因为儒家中的人才太过繁盛,各个派系融合的百家学说不同,儒家自己内部发展出了不同的分支来争斗。

  幸好洛氏早就抄底了儒家,不论这些儒家派系怎么争斗,洛明公和孔子总是在最上面,而且还有素王,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