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刘吕之争初显,洛亦和稀泥_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王,臣前些时日读书,恰好读到了周幽王的故事,他是邦周的昏君。

  公子亦的先祖洛宣公这样的圣王之臣辅佐他,但是他有这样的臣子却不使用,宣公劝他尊重王后和太子的地位他不听从。

  宠爱褒姒甚至废弃了姜后,将褒姒立为王后,最终导致了惨烈的后果。

  如果没有宣公率领大军勤王,邦周难道还能有千年的天命吗?

  臣听闻古之圣王,皆有贤后的辅佐和规劝,这世上有家中不睦却获得成功的吗?

  一千年前,素王在镐京城制定宗法时说,丈夫和妻子就像是太阳和月亮,共同照耀着大地,素王大力的赞扬妻子在家庭中的尊贵。

  素王说丈夫获得了显贵的地位,但是妻子却依旧处于困顿的境地,这是没有德行的表现。

  妻子没有过错,丈夫却宠爱姬妾胜过妻子,是会受到上天惩罚的。”

  话说到这里,宴席中的众人都已经知道吕泽大概要说什么了,他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意思很明显,就是要为自己的妹妹出头,刘邦的脸色已经冷了下来。

  实际上沛县中也有不少人对刘邦宠爱美姬不满,若是宠爱一番以后就抛弃也就算了。

  经过礼崩乐坏之后没人会要求君主这方面克制,但是长久的同行同住,还生孩子,这就带上了政治意味。

  宠妾灭妻是严重的政治事件,他们都是刘邦的近臣,这种事会让他们不可避免的卷入杀身之祸,除了某些野心家,没有人会喜欢这种没有好处的祸事。

  现在吕泽借着素王曾经说过的话试图让刘邦清醒一点。

  为了宗法制度嫡系继承的推行,姬昭的确大幅度的提高了妻子在家庭之中的地位,在法律上让妻子成为了丈夫的副手。

  在过去的一千年间,乃至于现在,子凭母贵都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从王室东迁之后,真正嫡子继承君位的不多,但只要嫡子在,他就是比庶子拥有更高的继承法统。

  刘邦望向屋中的众人,不说吕泽的部属,就连他的嫡系都隐隐约约赞同,这让他感到有些不解,他出身草莽,显贵的岁月实在是太短了。

  刘邦疑惑的低声问旁边的洛亦:“子玉,季的妻儿和大部分人都没有交情,群臣为什么会维护呢,吕泽的威望虽然不错,但难道能比季还高吗?

  季只能相信你,为季解惑吧。”

  洛亦同样压低声音,用只有刘邦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大王,群臣维护您的妻儿,不是因为吕泽的威望高,而是因为礼。”

  礼?

  刘邦更疑惑了,他的嫡系部将那群人都是沛县布衣出身,哪里懂什么礼。

  洛亦解释道:“礼的诞生是那一套繁琐的仪式,但经过千年的潜移默化,礼变成了一种影响所有人的习惯。

  俗话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礼,就是一件事变成天经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