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噩梦成真_打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续中,每一个年代都会有着属于它们自己的独特烙印。

  这些烙印也许是战争、也许是书籍、也许是图像、也许是留予地球的永恒创伤,但更多的是语言。

  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与词汇。

  封建时代,属于它的烙印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忠孝仁义礼智信,是受命于天,既寿永康。

  国民革命时期,那个浓墨重彩的年代,在那些年间,人们口口相传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三民主义之民生、民族、民权,打到军阀,抵御外辱,三权分立,变法图强,走向共和

  新中国建立,人们拿着皮带、棍棒,杀气腾腾大声叫喊着打到地富反坏右,亩产万斤,砸毁一切封资修,批林批孔,批倒臭老九全国人民大炼钢铁,三年超英,五年赶美的同时;也一脸虔诚,手舞红宝书,带着宗教般的信仰欢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寿无疆。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被僵固封锁了五千多年的思想也逐步放开,大量的信息流通,让各种口号也多了起来。

  比如五讲四美四个现代化特色特区法制社会等等。

  口号,是烙印,但烙印不仅仅只是一个时代的口号。

  它既有主旋律的色彩,也包含了草根阶级的欢乐与悲哀。

  譬如最近流行的别迷恋哥,哥只是一个传说;比如躲猫猫;比如富二代;比如孙志刚。

  这些话,这些无论对还是错;好笑还是沉重;悲伤仰或无奈,都各自有着深刻意义的话,就是一个时代真实的反映。

  在二十一世纪初的那几年,正是全国上下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正值高潮的几年。

  那些年中,也频繁地在各种媒体、各种信息渠道中出现过一句话,一句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深刻时代烙印的话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这个题目太大,我的水平太差,胆子也太小。

  我不能做出一个具体的回答,也不敢做出一个真实的回答。

  这本就不应是我这样一个流子去思考的问题,这本就应该是那些专家们殚精竭虑去思考如何弥补的制度漏洞。

  只可惜,每次当我从那些尸位素餐,沦为权贵走狗的专家们口中听到那些狗屁不通的谬论之时。

  我都觉得可笑。

  非常可笑。

  因为,他们说的与事实不同。

  因为,廖光惠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也就是我们即将开始讲叙的这个故事。

  它就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不同于信口开河,当众放屁的谎言,而是真实的大量流失。

  廖光惠有一个朋友,很重要的朋友。

  多年前,就是这个人将他引入了生意场,方才成就了他如今商场、政坛都风光无限的这番景象。

  而且,当我接触到这个人之后,通过其他的渠道,我也得知,同样是在这个人的介绍之下,廖光惠才认识了一生当中最大的贵人夜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