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出来混,迟早要还_打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厂。由于九镇地处交通枢纽,通行便利,且得天独厚,盛产优质水果,组织上决定将厂址定在九镇。

  修建厂房时,厂方担心本地技术人员水平不到位,专门聘请了武汉一家资质雄厚的设计单位。结果,不知道是九镇地方太小,引不起大城市的专家们重视,还是公家单位尸位素餐名不副实。

  当本地的施工人员按照设计图纸挖好了地基之后,居然发现因为九镇的土质太软,武汉方面设计的地基方案根本就无法承重。

  可工程却必须按时按量完工,时任周姓厂长又急又怒之下,再也不敢相信外来人员,可是自己本身又丝毫不懂土建技术。于是,通过县政府的协调,从县建筑公司派来了一名年轻的技术骨干。

  这位年轻人办事雷厉风行又踏实肯干,被耽误的工程进度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就赶了上来。办事颇有魄力的周厂长惜才之心大起,征得年轻人同意之后,在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的大力支持之下,将年轻人正式调入了到了罐头厂任职。

  调令一下,周厂长就将这位年轻人委任为基建科科长,并且在工厂旁边给年轻人分了一块土地建房,好让年轻人能够扎根九镇,安心为工厂服务。

  没想到,厂房快建好的时候,周厂长却出了事。

  当时,为了让罐头厂学习先进经验和打开国际市场,主管部门委派周厂长去日本考察。周厂长为官清廉,家里并没有太多钱,而政府拨的考察款也非常有限,身负重任出门在外,用钱的地方必然相当多。事急从权之下,周厂长以私人名义找底下一位承建商借了三万块钱。可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周厂长并没有打借条。

  周厂长出国之后,这件事情也不晓得怎么被主管基建的黎姓副厂长知道了,这位黎厂长和周厂长因为工作性格等各方面原因,向来不合。把柄在手之后,他毫不犹豫把事情捅到了纪检委。

  于是,周厂长一回国就被控制了起来,虽然承建商和周厂长两方都说是借的,但由于无法出具借条,说不清道不明之下,周厂长被判有期徒刑两年,监外执行,并剥夺职务,保留党籍。

  厂房建成,正式运营之后,本就是一人之下的黎副厂长,因检举有功,顺理成章地荣升一级,当上了厂长。

  黎厂长和肯办实事的周厂长完全不同,是一个长袖善舞,深谙权谋的角色。他一上台,并不急着开展业务,而是立刻着手清洗起了残留下来的周厂长势力。

  把另外一个副厂长名为平调实则暗降,贬为工会主席之后,他的第二步,就对准了那位立足未稳的年轻人。

  黎厂长先是用同样的手段,将年轻人从手握重权,也相对轻松的基建科长位置上调到了更加辛苦的生产车间当主任。然后,又在全厂大会上,非常露骨地公开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