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改变_不败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80_80875米哈伊尔从前是水兵出身,自然没受过什么战斗训练。沙俄军队虽然已经完成了职业化,但是和千锤百炼的pla相比,士兵们的训练科目幼稚得相当于幼儿园小班。

  北俄方面的军官们在追随叶卡捷琳娜起兵的时候,最多也就是基层军官,对于部队的掌握几乎全靠自己的热情和天赋。所以在局部战斗当中,北俄士兵往往能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但是一旦扩大到战略层面,比起南方的同行们来就相形见绌了。

  这也是叶卡捷琳娜第一次越过乌拉尔山的时候,本来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还差一点被南俄军队围歼,但是吴畏一出手,就可以扭转乾坤的原因。北俄军队的战斗力有俄共思想加持,至少对上南俄军队是有优势的,他们缺少的只是一个优秀的统帅。

  所以等到吴畏应召回国后,北俄的防线也就只能维持在喀山一线,不但再难寸进,而且经常陷入苦战当中。

  现在吴畏回来了,曾经在他的指挥下连战连捷的北俄军官们大多感到了由衷的高兴,听说吴畏担任总参军事学院的校长后,三大军团几乎不约而同的开始抽调优秀的军官回到后方接受培训,就连一直采取攻势的龙德施泰特军团也不例外。

  吴畏这个时候倒也没有藏私,很尽心的向北俄的军官们传授练兵和作战的各种知识。俄国人是天生的战斗民族,有些东西不教给他们,人家自己也能想得出来,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而且对于吴畏来说,他脑子里有太多先进的战争理论,根本不必在基本层面上有所保留。

  北俄军官们如饥似渴的从吴畏身上吸取知识的时候,吴畏身边的人也在发生改变,其中变化最大的一个人就是吕兰清。

  乌里扬诺夫对于吕兰清的采访很重视,专门抽出时间会见了吕兰清,而且还是连续的几次。考虑到当时他正在运作叶卡捷琳娜加入俄共的事情,忙得恨不得每天都早起一小时,就更能看出他的态度。

  除了对乌里扬诺夫自己的专访外,他还趁着全国代表大会在叶卡捷琳堡召开的机会,为吕兰清安排了与多位俄共重要人物见面。

  这些会面促成了吕兰清的一系列文章,不但通过吴畏掌握的外交通道送回国内,而且还被译成俄文,发表在俄共官方报纸《真理报》上面。

  据最新传回来的消息,吕兰清关于北俄工人运动的报道在共和国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影响,甚至被转译成第三国文字,在东亚转载。

  要写出这些颇有见地的文章,吕兰清对俄共理念的研究自然不能少了,她现在已经成了工人运动方面的专家,甚至曾经试图向吴畏传播这些先进的理念,让吴畏觉得啼笑皆非。

  吕兰清当然不知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