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3章 明君在位,悍臣满朝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宗皋他们的声音,这一次并不整齐,但杨廷和知道这次是因为不再注重冷静的庄肃,而只是出于真心。

  他把广东的遮羞布揭开了,陈金和王琼把整个大明的遮羞布都揭开了。

  皇帝问:病这么重?还不变法?还不治?

  内阁首辅终于明白,自己在皇帝眼里根本不算什么,根本用不着专门来对付。

  这国策会议,针对的不是他,是大明之病,是大明万世,是普天臣民。

  今天陈金等人以国策大臣之尊高亲身为疮,皇帝心心念念的变法大势已初成。

  螳臂再不能当车。

  不会再有要不要变法了,皇帝所展露的持重、谋略、胸襟皆备,只是何时的问题。

  虽然还是会很难,但千金买马骨,鱼肉自不会尽畏刀俎。

  或者说,先看清大势的,才不会成为鱼肉,而是肱骨。

  肱骨既然在,大明就还有根基。

  杨廷和怅惋地说道:“敬大明江海,华夏山河!”

  那天汪鋐血书言:只愿圣君如日朗照乾坤。

  至少此刻,皇帝的光辉朗照中圆殿。

  他是懂做皇帝的,不能只有手腕而无气度。

  至少此刻,群臣要演出君臣一心共赴国忧。

  他们也是懂得做重臣的,不是原则性的问题,不是将来的问题,那都可以商量。

  这种微妙,需要有些人已经要置之死地而后生,需要有个人愿意给他们生路,需要彼此都相信对方至少还肯给这个机会。

  魏彬帮他们试出来了。

  可能将来大家还是会见到白刃不相饶的那天,但此时此刻大家都没得选。

  杨廷和知道,逼出这种局势,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而皇帝,为什么总能利用好他呢?

  杨慎不是他爹,他还领悟不到这些。

  他只是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心里只觉得似乎有一首好词,但他又无法就此妙手偶得。

  只隐约觉得应该与英雄有关,但又很令人唏嘘。

  难道是因为他没这个资格喝这杯酒?诗兴不够?

  南海的风吹到了京城,而这里一番风云激荡,更迅猛的风直扑向南方,寒冽如刀!

  一刀是对汪鋐的任命。

  一刀是郭勋写给朱麒的信。

  一刀是杨廷和请命放去广东吃苦的杨慎。

  一刀是出了老大一口血贬官两广、熟知内情的陈金。

  ……

  此刻的广州城静悄悄。

  钦差到了,停驻在了南头寨。

  汪鋐的伤病还没养好,但张孚敬已经知道了很多。

  王佐看着他。

  他会怎么做?

  这是一份功劳,也是一桩考验。

  张孚敬有没有这个能力,有没有这个胆略,撕开两广的这桩网?

  汪鋐所言,俱无实据——他这些年里手中如果真掌握了什么实据,又怎么可能存身至今?南洋的冤魂还少吗?

  可两广上下,牵涉到宫里宫外,张孚敬要怎么做到既办了差又不引出乱来,还要最后能收复屯门岛复旨?

  眼下第一桩大难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