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26章 不肖的祖宗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守仁的两个举荐名额,一个自然是给了唐顺之,另一个就是给了他。

  现在,郑晓清楚唐顺之有多强,他也不奢望能胜过他。

  但求此次制科的机会抓住后,能够重新再站起来。

  西暖阁内,三个人面对的则是厚厚一册材料,只怕看起来都要花上半个时辰。

  天下各仓的分布和近二十年来的数据,国策会议上已经定下来的大明海、河、陆三路交通规划,以皇明记转运行、河运局、海运局为例子的交通企业发展计划,朝廷诸库的辖属和职责、近二十年收支数据,再有就是从户部到地方的税赋征收体系现有典章制度。

  题目:《试论大明国库与地方财库制度改革》。

  依旧很大,难得离谱。

  这是皇帝和参策们也需要花上很多年才考虑周全的大题目,但如今这三人已经看到了很明确的方向:朝廷要建立统一的国库,朝廷和地方财计要形成新的规矩。

  那内承运库呢?

  乾清宫正殿里,朱厚熜看着几个人的履历。

  唐顺之不用说。

  郑晓,嘉靖二年进士,出身海盐郑氏,与张伟谋逆案牵涉到的浦江郑氏是祖上同宗、但早已不同枝。只是当年为了营造形势,再加上他确实有失职之罪,在刑部大牢里呆了两年多。

  王守仁回京任兵部尚书后,他献上《九边图志》,得以提前出狱,还重新任职兵部。

  在牢里,他脑海中仍有一幅清晰的九边图,那只是他以前积累以及在兵部做了几个月职方司主事记下的东西。

  是个人才,就不知道如今心里有几分怨气。

  考中定国安民科的,是三个人:李默、翁万达、徐九思。

  李默,正德十六年进士,授职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这样的人物今日才正式冒出来,原因很简单:从杨潭到吴廷举再到如今的户部尚书,没一个肯帮他升官的,哪怕去年京察之后他考绩上上也不肯。

  太好用了,盼他继续对接好广东,在新法推行一事上提供更多的经验总结。

  但已经做了六年六品主事,不该再压着人家的仕途了。

  翁万达,嘉靖五年进士,授职户部江西清吏司主事,如今在杨慎手底下做七品司务。

  看履历,寒门出身,广东潮州府揭阳县人。五岁丧母,自小清贫。刚刚中了进士,按理说不会有多少人脉,却同时得到远在山东的张孚敬、身处四川的桂萼、如今调任南京吏部右侍郎的黄佐举荐,因为他是在广东边做幕僚挣钱边读书进学。

  新法在广东试行过程中的亲历者,既明实务,又有才学。

  最后一人徐九思,年已三十,仅仅举人出身,江西贵溪人。举荐他的,居然是费宏、王琼、严嵩三人。两个江西老乡,一个吏部尚书,也不知他的名声如何传到三人耳中的,并且是去年才刚刚在江西衙署改革中做了一个县里小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