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1章 一战四国公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对了。

  投降归附,他们这些蒙古贵族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礼遇,那又怎样?

  今日是阅兵,夸耀武功的场合。汗庭都被赶跑了,难道大明还当真只有仍然给他们荣华富贵、盼他们约束族民这一条路可以走?

  胆敢不满,胆敢再作乱,大明将卒正愁以后军功越来越难呢。

  衮必里克诸人穿着大明缴获后、又赐还给他们的旧日袍服,像模像样地动身了。

  而在隔壁不远的睿王府内,朱载堚也穿戴好了。

  他要先去宫里与其他出席的藩王汇合,再随大驾卤簿一同前往。

  夏氏有过冷漠不甘的阶段,然而时间一年一年过去,她变得越来越沉默。

  她感受得到,这个过继到自己名下的儿子渐渐会委婉地替皇帝说话,也勤奋异常地治学。

  现在她只是再帮儿子整理了一下他的衣服,站在门边目视他远走后缓缓踱步坐在了椅子上。

  院里朝阳渐起,她只孤寂地坐在安静的殿内,眼神中满是茫然。

  皇宫之中,朱厚熜今晨从坤宁宫里醒来。

  等他准备好之时,乾清宫的院落里,太子朱载墌、越王朱载垺、藩王等都已经在等候。

  从午门出来时,文武重臣也都等候于此。

  在大辂之后,还有两排手捧圣旨的内臣。

  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今天会宣读的封赏。

  大明又要再有国公了。

  闲居京城的王守仁年已六十二,今天他也来到了这里。

  “伯安,来与朕一同叙话吧。”

  出乎众人意料之外,在这个时刻,皇帝心情很好地令王守仁到大辂上伴驾前往。

  王守仁心无挂碍宠辱不惊地谢了恩,在黄锦的搀扶下登上了大辂,坐在了一旁的软凳上。

  张孚敬倒还好,夏言和严嵩将这一幕看在眼中,若有所思地低下了头。

  “起——驾——”

  大驾卤簿动身,朱厚熜看着王守仁,放心地点了点头:“回京之后,气色是越来越好了。”

  “谢陛下挂怀。”王守仁欠了欠身,“如今众正盈朝、猛将如云,臣只一心治学,万事无忧,倒似能再活几年了。”

  事实正是如此,过了当年那道凶险的槛,王守仁如今已看开。

  哪怕去年复套、御驾北征大事,他也显得极为放松。

  朱厚熜感慨道:“若无伯安昔年运筹帷幄、一举围杀博迪,此后草原形势大变,北患很难这么快有个阶段结果。没有昔日之基,便无今日之功。”

  “臣不敢言功。”王守仁看着他,脑海中浮现出昔年那个少年天子的模样,脸上是欢喜的笑容,“陛下千古明君,众臣用命,始有今日气象。”

  “一恍这么多年了啊……”

  天子仪仗行进于他忠诚的都城,君臣在缓慢而平稳的大辂上闲聊起来。

  有心人望过去,看到的是皇帝对于奠基重臣的感恩。

  今日要夸耀的武功,要封赏的人,虽然都与昔年没有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