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7章 张居正带来的误会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重臣们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就奏请东宫开府建衙?

  曹察越想越觉得这浑水不能趟,他开了口:“民受,这件事,你现在也进退两难了。”

  费懋中一脸苦笑:“督台说得正是。下官若早知会如此,断不会行此莽撞之举。只是如今陛下有命,这孩子,是必定要送去京城一趟的。”

  “本督是端嫔之父,更要避嫌。”曹察缓缓说道,“不论那孩子入京后会如何,本督都要呈奏陛下,这件事,我事先确实全然不知,民受,你需体谅本督。”

  “……本就是下官惊异其才之余兴起而为,下官自然要一力承担。”

  费懋中的心情是苦涩的。

  有个做过总理国务大臣的伯父,他的政治敏锐度从来不缺。哪怕当年,他也是能看出陛下问何以富国的凶险,做了一篇四平八稳的殿试策论的人。

  当时便懂得躲开漩涡,岂料在当时朝廷诡异的氛围中被点为状元?

  而现在,费懋中本想着只是结个善缘,又怎么会料到皇帝反手丢过来“太子伴读”四个字?

  费家在这一朝已经够显赫了,费懋贤都深知凶险,绝了再考进士的念头,只以举人出身想了却此生。

  费懋中自己也不指望、甚至会抗拒再入中枢,不然就会让费家被许多人忌惮。

  所以他才想着只是提携一下后进,多结一些善缘。

  但现在,弄巧成拙。

  费懋中不敢把皇帝明确的命令不放在心上,但缓冲的办法有很多。

  他还在陪着曹察巡粮嘛,总要先办好公务。

  第一时间响应的表现,就是派人回江陵县张家传令,让张白圭先斋戒着,用心功课。要进京面圣,这是何等大事?必要的准备必须有。

  而趁这一段时间,还有信件交给费懋贤,详细说了说情况,让他第一时间派快马去南昌,让在南昌的江西大学院里的费宏帮忙拿个主意。

  话分两头,张家听到了费懋中传来的消息,自然是惊喜莫名。

  张白圭的爷爷张镇二话不说,率先去给父亲上坟,满含热泪说着“您老人家当真是有先见之明”云云。

  对张家,费懋中自然只是说皇帝给了天大的恩典,要让张白圭进京亲自考较。

  “太子伴读”几字,那却是万万不敢说的。

  太敏感了,平头百姓传得人尽皆知怎么办?

  张白圭自己也是相当懵的,他万没想到两个多月前被那位大官喊去考较了一下,答了一道为陛下贺寿的题,然后就得到这样的结果。

  要去面见陛下?

  年幼的张白圭现在倒并不十分害怕,只是觉得很紧张。

  张家这么多年经历很多,生活困顿,不消他父亲说,张白圭也知道这是祖坟冒青烟了。

  若得皇帝欣赏,不仅他自己的求学之路和将来的成就会难以想象,张家在江陵县、在荆州府也都会被人不知高看多少。

  整个张家都不知道湖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