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5章 老严小严齐出手_靖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呢?”

  朱厚熜说的也都是实情。

  人口总体上是繁衍得越来越多了,生存空间难以避免地会彼此挤压,于是便有摩擦。

  技术总体上是越来越进步了,如今不是先有远在欧洲的葡萄牙灭了满剌加,又有琉球突遭劫灭吗?

  所以往来总体上是越来越频繁了。

  大明不带给他们新的改变,欧洲人也会过来让他们改变。

  朱厚熜殷切地说道:“朕说诸藩子民皆朕子民,并无他意,而是发自肺腑。千百年来,中国与诸藩虽有争端,但毕竟也是近邻。因中国之大,诸藩尊为长,如今岂有为长者不怜弱幼?朕盼着自这大同倡议开始,西域、欧洲口中之东方,将来真能成一家,共御外敌,共谋富强!大明不吝帮扶,诸藩自己也要力争上进,不可固步自封!”

  有些人还是想着关起门来称王称霸,并不太乐意就这么与大明“真成一家”。

  但是大明天子给他们讲的是大道理,是为大明诸藩子民考虑的仁善,这又从何指摘。

  这倡议,表面并不强求。

  但不得大明承认,将来就不能仍然留于那寰明贸易协定的“公约组织”里,那就是大明和大明真正藩属可能的敌人。

  按照大明倡议的去改变内部,阻力和苦难当然极大。若做不好,说不得就要改天换日。

  可若是有人做成了,变得富强了,难道就不能像大明皇帝说的那样:有更清楚的疆界和属民?

  别忘了,这一轮“试行观察期”,大明也“倡议”了大家把疆界划分清楚。

  划疆界,那不就是可能要打仗?

  如果划不清楚,大明会不会像在交趾那样,做宗正来帮伱们划好?

  “总而言之,过去你们听闻中国惯以蛮夷视诸藩,这诚然有些倨傲,但也并非事出无由。将来,大明不再以父国自居,尽是兄弟国家,但诸国总要真有个国的样子里子。传承有序,大政稳定,礼交有章。这样一来,争端自然越来越少,互帮互助越来越好。朕一片苦心,盼你们回去之后好好思量。”

  说是共议、共订公约,其实无非也就是大明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想法。

  大明就准备这么做了,愿不愿意,是你们的事。

  总之,诸藩的宣交使已经暂撤回来了。

  试行三年后,大明就将一改过去“册封”这种模式,而改用承认、建交的方式。得大明承认之国,与大明建交之国,也就会有稳定的关系。

  这稳定关系,也被明确告知诸藩:有数等,以视亲密程度。

  所以实际上,大明也在用更加规范的外交规则,让这些藩属国眼花缭乱。

  这场接见结束后,唐顺之与其他国务大臣缓步走向文华殿的路上。

  严嵩似笑非笑:“应德像是有些感慨?”

  唐顺之微微笑了笑,回应了一句:“严国老打理礼交部诸事多年,出手果然非凡。”

  严嵩连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