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东南事发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息。

  张之极道:“罚一年俸禄,看来陛下还是很仁慈的!”

  张维贤点了点头:“嘉定伯已经除爵,陛下大义灭亲,是个可以追随的明主。”

  你看,这就是处罚之后引发的效应。

  等把勋贵的案子全部收尾后,已经是十月中旬了。

  杨所修被打了一顿之后,也老实了一些。

  继续弹劾勋贵的事情也告了一段落。

  崇祯从这件事里又收获了哪些好处呢?

  一、所有被处决抄家的勋贵,抄出家产一共有两百万两,其中嘉定伯周奎丫的就有七十万两,和历史上简直一模一样!

  二、把京卫的几个毒瘤给摘了,接下来京卫将会迎来真正的重生。

  三、所有勋贵加起来,查出良田近万顷,即百万亩良田,大部分分布在顺天府和山东省。从而揭开了大明朝土地兼并的恶局,有理由开始整顿农税了。

  无论从哪一条开始看,都是一个好的开头。

  尤其的京卫的健康发展,为接下来崇祯打下来了非常好的基础。

  眼下,崇祯的国库里的钱又已经到了600万两了。

  但这财富的增加速度还没有结束,因为温体仁这小半年来查的宗室,也快结束了,大概等到来年的一月,所有的宗室都会查清楚。

  到时候才是真正的切萝卜白菜了,还将会有一大波田被释放出来,变成惠泽田。

  在十月十五日这一天,刚刚检阅完御林卫,回到皇宫心情还不错的崇祯,接到了陕西布政使尹伸的一封奏疏。

  奏疏的内容很简明扼要,主要有两点:一、陕西局面大致稳定;二、粮价太高,高到每石8两银子了!

  同时还在陕西巡抚的施凤来也来了一份奏疏:目前陕西的粮食都是从两湖、浙江以及南直隶运输过来,每石粮食粮价高达8两银子。

  这是什么概念呢?

  大明的粮价各地确实会有不同的波动,但一般平均稳定在一两每石的水平。

  例如东南的松江府、南京、杭州等地,大米的价格都在一两每石。

  卖到陕西,就成了6两每石!

  这让崇祯想起了今年在陕西长安县的知县和百户恶意抬价一事。

  不过,这件事牵扯远远比长安县要大得多。

  东南一带,一直是大明朝势力非常错综复杂的地方。

  那里也是东林党的诞生之地,也是商业最发达的地方,白银储备最丰富的地方。

  大明有两个首都,北京是朝廷所在地,但南京也有一套班子,例如南京的六部、督察院、九卿,和北京的一模一样,只不过权力稍微小一些。

  因为皇帝不在北京,对南京的监控自然会弱很多。

  那里的官员和商人、地主之间的关系,有诸多的联姻。

  而北京朝堂上的诸多大臣,也来自那里。

  例如徐光启,就来自松江府人,松江府是什么地方?后世的上海!

  例如南京的复社。

  复社是什么地方?

  继东林书院之后,有一个文人汇聚之地,影响力非常大。

  还有几社。

  这里面的人,在当地都是名声显赫的人,家财万贯。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