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大明官员们的骚动(第二更)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宫,到了皇极殿外等候。

  待礼毕之后,文武百官入了皇极殿。

  崇祯一身朝服走进来,坐在皇帝宝座上。

  “恭迎陛下圣安,万岁万万岁!”

  “都免礼。”

  “谢陛下!”

  崇祯扫视了一转,道:“有事准奏,无事退朝。”

  下面出现了短暂的宁静,随后,通政司左参议马荣臻出列道:“陛下,臣有本要奏。”

  “准奏!”

  “陛下,近日以来,宗室案起,朝堂上下多人奏疏弹劾严查宗室,但臣以为,宗室涉及天家威严,社稷根本,宗室随有错,但不能公开审查,否则有损陛下威严,于国朝不利。”

  通常情况下就是这样,大佬的想法,先由下面的小弟冲锋试探,如果没问题,自己再站出来。

  韩爌站在一边,镇定自若。

  崇祯不说话,也没有急着表态。

  马上又有大理寺左寺丞卢肇兴出列道:“陛下,臣也以为宗室案不可公审。”

  崇祯依然没有表态,眼下又有人出列了,甚至有御史站出来表示附议。

  转眼,就已经有十几个大臣都表态了。

  温体仁站在一边面色如常,但心里却是在阴笑。

  这下把其他大臣给刺激到了。

  本来皇帝已经下令礼部牵头,由刑部、大理寺介入来调查了。

  现在又突然有人出来反对,翰林院、国子监的都站立不住了,其他那些什么六部九卿里也赞同严惩宗室的大臣也都站立不住了。

  刘宗周一看这下坏了,这事他原本与国子监的人说了,国子监最近也消停了许多,但眼下按这架势发展下去,必然会引发大的争论。

  “悲呼!”突然一声听起来颇有几分悲惨的声音响起,国子监祭酒孔贞运(孔子第六十二代子孙)立刻跳了出来道:“陛下,请准许臣辞了这国子监祭酒的官。”

  崇祯问道:“孔爱卿这是为何?”

  孔圣人的后代,曲阜的衍圣公一家一般都比较无耻,没有下限。

  不过崇祯记得,这位孔贞运是一位非常正派的人,是那种真正的正派,不是道貌岸然。

  这人在历史上,做了不少正风气的好事,明亡之后,听闻崇祯自缢而死,他悲痛欲绝,绝食几日,在悲痛中去世。

  却听孔贞运道:“陛下,臣习圣人之训,君子不与小人为伍,今宗室罪行累累,败坏恩德,如若不严惩,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若是如此,必上行下效,使民风腐糜,社稷危如累卵呼,岂非亡国也!”

  通政使韩爌立刻站出来道:“大胆!孔祭酒,这里乃是天子与朝臣议事之地,尔焉敢胡言乱语,我大明国运正浓,当今天子圣明恩德烛照四海八荒,你分明是居心叵测!”

  孔贞运道:“韩相公,你是赞成不处罚宗室?”

  韩爌道:“陛下,臣以为,宗室虽然有罪,但乃是陛下家事,做臣子的,应该将心思放在治国之上,为君父分忧本是臣等分内之事,但陛下家事,臣子不该横加干涉,否则纲纪混乱,”

  眼看就要掀起一场口水大战,崇祯道:“朕不是已经让礼部牵头,来查此事了吗?怎么诸位爱卿似乎对此事颇为上心?”

  “韩爱卿。”

  “臣在。”

  “记住一点,凡是涉及百姓之事,便无小事,便不是朕的家事,圣人云民贵君轻,这宗室抢占百姓良田,纵容下人残杀无辜,便绝不是朕的家事这么简单。”

  “你们这些人,整天都在关注什么,这事关通政司什么事?”

  “还有大理寺,不好好办案,跑到朝堂上来,找朕求情?秉公执法的精神在哪里?”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