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1章 人祸!(第一更)_重生大明开局抄了八大蝗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悉地方上的情况。

  这对官员的要求不低,并且需要的时间还不断,这个中间真空状态,行政崩塌了咋办?

  所以,要对付中间层的官员,例如布政使、知府这种地方上的官员,必须先杀鸡儆猴,用雷霆手段震慑人心,保证新政往前走,与此同时,再想通过从中央派遣新的官员来稳步代替地方官员。

  这叫流动性稳定,即在确保地方稳定的情况下,把人给流了。

  那么基层官员呢?

  举个例子,在后世的大型公司里,基层管理者都是有储备人才的,基层管理者不合格,被替代的难度非常小。

  因为基层管理者的工作本身难度不大,影响的范围有限,在有充足人才储备的情况下,你不干活,还阻挠业务发展,还以为自己不可替代?

  那就呵呵了。

  这大明朝的举人,可不就是知县的人才储备库么?

  举人是可以被提拔成知县的,只不过需求吏部的任命。

  所以啊,崇祯一口气杀34个知县,是完全不会破坏地方行政的秩序的。

  相反,如果现在把刘余祐、李昌德和张敬铭这三人都砍了,整个河南省可能就会陷入一种无序的状态。

  但是,暂时保护脑袋的,不代表完全不掉脑袋。

  例如皇帝现在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个送命题,答得不好,结局基本就注定了。

  刘余祐思忖了一下,小心翼翼道:“陛下,臣以为,杞县的老百姓饿死,是天灾,天灾是无法避免的,从古至今,历朝历代都有天灾,非人力所能左右。至于信阳暴乱,亦与天灾有关联。”

  刘余祐几句话就把锅全部往天上甩了,甩得在场的官员心中都大呼甩得好。

  崇祯握住剑柄的手微微用力,目光钉在右布政使李昌德身上:“李大人,你觉得呢?”

  李昌德道:“臣以为天灾有一部分原因,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税政太重,老百姓已经无粮可交。”

  崇祯道:“张大人,你来说。”

  张敬铭道:“臣以为,信阳暴乱,是被有心人煽动的。”

  “谁?”

  “那些不服王法的刁民!”

  崇祯继续道:“来,李岩,你来跟朕说说。”

  李岩出列,大家的目光都放在他身上了,看这个人,似乎不是个官员,怎么会到这里陛见天子?

  李岩出列道:“陛下,学生以为,原因有三。一、地方官员贪婪无度,毫无节制私自加派,收刮民脂民膏;二、地方官员自己本身有不少田,不愿意执行新政,因为一旦执行新政,他们自己就要交很多税,且地方上的地主和官员联合起来,阻挠新政;三、官员自顾自己的利益和乌纱帽,全然不将老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杞县五万人饿死,官员却锦衣绸缎,夜夜笙歌!”

  他此话一出,在场所有官员顿时头皮发麻。

  李岩每一句话都是切中要害,几乎不加任何掩饰,将所有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开封府通判张才道:“陛下,臣以为……”

  “朕没问你话!”

  崇祯强行打断了张才,张才吓得连忙跪在地上,把头埋起来。

  崇祯继续道:“李岩,你来说说,这种事当如何惩罚,以及以后如何杜绝?”

  李岩犹豫了一下,崇祯道:“你但说无妨,有什么事,朕给你担着!”

  “学生以为,一要惩罚最大责任人,以震慑人心;二要即刻全面推行新政,谁若不执行,谁就不该坐在那个位置上;三整顿吏治!”

  崇祯道:“你的意思是,这场暴乱是人祸?”

  李岩犹豫了一下道:“没错!是人祸!”

  刘余祐道:“陛下……”

  “闭嘴!以为朕什么都不知道!朕查了开封府的粮仓!粮仓里还有十万石存粮!你刘余祐是如何做到眼睁睁看着下面五万人活活饿死的!”

  刘余祐直接跪了:“陛下恕罪!”

  崇祯扫了一眼所有人:“朕再给你们一次机会,那五万人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活活被饿死的?”

  一边的李昌德和张敬铭看着不对劲,连忙道:“陛下,都是刘大人他安排的,臣等只是奉命行事!”

  “看来你们都承认是人祸了!”

  。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