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二章 文颉底牌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慕青一个人看着手中的包裹,百感交集。

  文府之中,文颉正在等着下人汇报消息。

  “老爷!那个张三,被放出来了!”一个小厮匆匆跑入书房。

  “哦?!你亲眼所见!?”

  文颉没有抬头,只是把玩着眼前的箱子。

  “是的!那个泥腿子背着个包裹从大理寺中被人放了出来,这都是小人亲眼所见!不会有错的?!”

  “就他一个人?!”

  小厮语气肯定地回答道,“就他一人!”

  文颉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在小厮离去之后,文颉缓缓打开了眼前箱子的锁,取出了箱中之物——丹书铁券。

  丹书即是用朱砂写字;铁券便是用铁制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此名得名。

  这是太祖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

  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在皇室和功臣各存一半。

  丹书铁券的作用第一,便是功绩、爵位的象征,第二便是免罪。

  有大功于社稷,才可封爵。

  封爵就相当于是获得了大周的特殊津贴,不管你是否出仕,朝廷每月都给发放一笔数目可观的银钱。

  封爵有六个等级,王、公、侯、伯、子、男。

  一般只有伯爵及以上才会获得丹书铁券。

  大周的异姓王只有四家,中山王徐家、开平王常家、岐阳王李家、东瓯王汤家。

  此外,云南沐王爷在亡故之后被追赠黔宁王,但是世袭爵位依旧是信国公,算不得王爵。

  至于公、侯两级爵位,基本上都被太祖清除,所剩无几。

  此外还有“流”和“世”的区别。

  所谓“流”,就是说这津贴待遇只有自己能享受,子孙后代是没有这个待遇的。

  而“世”就不同了,不仅仅是本人,包括他的儿子、儿子的儿子还可以每月领到朝廷按时发放的津贴,享有勋爵的地位。

  此丹书铁券由天子发放,以表彰被封爵者的功绩。

  而这铁券也分为普通和典藏两种版本。

  太祖开国时代的铁券上书“开国辅运”四字,代表了开国功臣的身份。

  这版本极为少见,目前已经绝版,不再继续发放。

  而今上发放的铁券,文臣铁券上书“守正文臣”,武将铁券上书。

  比如刚刚被封爵的柳独峰,获得的便是“宣力功臣”。

  当然如果有幸拿到绝版的丹书铁券,倒也不一定是好事。

  因为据有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拿到这张铁券的人有八成以上的概率都被太祖额外附送一张阴曹地府的观光游览券。

  适用于全家老小,不限次数,可反复使用。

  当然,这里杨清源要为太祖洗个冤,都说太祖刻薄寡恩,擅杀功臣,但是杨清源知道,那群勋贵的德行。

  若说人人都犯死罪,但自然有些过了,但是隔一个杀一个,绝对不会有违大周律例。

  太祖最大的优点之一,就是依法办事,这一点胜过前汉高祖甚远。

  这张丹书铁券,就是文颉最后的底牌。

  今上不比太祖,乃是仁君,有此丹书铁券在,必然不会下死手。

  文颉如今已无子嗣,要这丹书铁券也没什么用,就拿它为自己的破军报个仇吧!

  有此铁券在手,杨清源区区一个大理寺少卿,如何能奈何得了自己?!

  ps1:明朝丹书爵位,只有公侯伯,但这里是大周。

  ps2:明朝没有世袭王爵,都是追赠,但这里是大周。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