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四章 全权负责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无粮可调!四仓起火已经瞒不住了,永济仓失窃之事决不能外传!否则冀州必生乱象。”

  杨清源明白周帝所虑,冀州为天下第一大州,人口还在中州之上,冀州一乱,北境赵王必有动作,则天下乱矣。

  杨清源没有开口,只是看着周帝闭目静静思索。

  许久之后,周帝缓缓地说道,“要保证北地不乱,至少需要八十万石粮食,但是现在京畿已经无粮了!朕会下旨调越州、扬州、荆州之粮北上,但是远水难救近火,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杨卿,失窃之粮可能在短期内追回!?”

  周帝看着端坐于自己对面的年轻人,眼神中藏有一分希冀。

  “能否追回粮食,臣不能断言,但臣有办法暂解燃眉之急!但需上位授权。”

  此言一出,周帝心中大喜。

  “杨卿但讲无妨!”

  “臣请命彻查粮仓一案,请上位予臣专断之权,特别是整肃漕运之权!由此特权,臣担保在七日之内,至少为上位筹粮三十万石!”

  周帝明白了一半,“你的意思是库粮是通过漕运运出京城的!那你要如何筹集粮食!”

  “回上位,臣此刻不敢妄言!尚需要查证,漕运复杂,臣无专断之权,不敢诺也。”

  复杂?!周帝眼中掠过一丝冷色。

  他一代明君,对于京城之中的势力了如指掌,当然知道漕运背后的掌控者就是京城中的勋贵集团。

  大部分都是开国功臣,但是却是其中的末流。

  顶流的开国功臣,无非就是中山王,开平王,岐阳王,东瓯王四家。这四家深得先皇恩宠,现在尚有在军中任职之人,家产丰裕,不会做这等有失格调的不法之事。

  中间那一拨勋贵基本全死在了太祖的整顿法纪的整风运动中,几乎是断层式的消失。

  剩下一些伯爵,子爵,当时规规矩矩,不敢逾矩反而留了下来,成了如今最大的勋贵势力。

  这股勋贵如今几乎已没有掌握实权的人,爵位赏赐又不够他们花销,便把主意打到了漕运的头上。

  杨清源的顾忌,周帝心中明了。

  “杨卿,朕现在命你主理京畿粮仓失火一案,加检校漕运使之职,京畿漕运大小事宜由你全权负责,必要之时可向于延益调京营御林军相助,并加李寻欢为检校漕运副使,协理本案。圣旨即刻下达!”

  “臣遵旨!”

  周帝起身捡起了一旁的摔落地面却四号位孙的玉麒麟,交到了杨清源的手中。

  “杨卿,朕无论你用何办法筹粮!社稷重担交托于你手!”

  ……

  中午时分,京畿四仓大火的消息,内阁中枢的各位阁老,六部尚书都已然知晓。

  在结合北境的大雪,看似平和的京畿,底下的暗涌已是狂浪暴虐。

  大理寺中,杨清源正在商议案情,李寻欢这个大理寺的编外人员,也列座其中。

  与会者,大理寺丞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