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79章 不到3%的成功率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评议——也就是所谓的专家评标环节。

  评标的专家团队由葛院士亲自带队,几乎整个太空电梯项目组的核心研究人员,都参与到了这个评议环节。

  会议很快进入正题。

  首先被展示的,是燕京大学航天科技研究所的设计方案。

  随着一名约摸40岁的男人走到环形会议室的中央,将一张拇指大小的卡带放在了位于会议室中央的投影设备上。

  很快湛蓝色的光束呈现在了会议室的中央,一座约莫有半人高,两步宽的圆环状空间站,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虽然是一张平平无奇的脸,但坐在这里的航天领域专家,对这个中青年教授却不会陌生。

  作为航天工程领域的专家,这位任教于燕大的朱海清教授曾经参与过亚特兰蒂斯号空间站的设计,无论是在产业界还是在学术界都算是小有名气的大牛了。距离院士的头衔,差的仅仅只是一些资历和积累而已。

  这次燕大航天研究所推出的这套设计方案,正是由这位朱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完成的。

  “这是我们燕大航天研究所的设计方案。”

  “参照天舟号空间站的设计,我们将整个空间站分成了居住、商业、工业三个区域,从内到外依次分布。”

  “位于空间站中央的配重杆是整个设计方案的核心,考虑到随着空间站质量变化,太空电梯重心将在同步轨道上下浮动,这样的设计能够保证太空电梯的重心永远处在合适的位置。”

  在讲述这套设计方案的时候,男人的脸上带着自信的笑容。

  听着他的讲解,会议室里传开了阵阵窃窃私语。

  双目直视着那悬浮在光束中的全息蓝图,坐在葛院士旁边的张教授,同他小声耳语了一句问道。

  “你觉得这套方案如何?”

  “中规中矩吧,”葛院士摸了摸下巴,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单是这么看的话,我倒是看不出来啥问题。”

  张教授笑着说:“连您老人家都看不出来啥问题,那不是稳了?”

  “千万别这么说,太空电梯这种新玩意儿,谁都没有真正见过,过去的经验也根本谈不上经验。咱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比谁高明,”停顿了片刻,葛院士在手中的表格上做了个记号,不做任何评价地继续说道,“还是再看几套方案吧。”

  同为评审委员会之一的张教授点了下头,认同说道。

  “说的也是。”

  完成了最后的讲解,站在会议是中央的朱海清教授,朝着走到会议室里的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微微鞠躬,随后便带着自己的方案离开了评审现场。

  接下来上台的是金陵高等研究院航天科技研究所的刘缤瑞院士。

  这位刘院士也是位不得了的大牛,虽然已经60岁高龄,但依然活跃在航天工程学研究的第一线上。并且不同于燕大的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