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1章 没有石头可以摸了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学者还是企业来说,都是如此。

  一部分人的观点较为保守,认为应该稳扎稳打,先在近地轨道上建造空间站,然后以5年为期,逐步升级技术,向月球轨道推进。

  而另一部分人的观点则相对较为激进,认为既然华国已经掌握了25吨地月转移轨道的投送能力,完全可以直接在月球轨道上建造空间站,没必要在已经存在国际空间站的情况下,再去多此一举的建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毕竟可控聚变谈判中,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便是,放宽国际空间站等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的准入门槛,去华国以平等的条件参与其中。

  要问陆舟支持哪一方的观点,那自然毫无疑问是后者。

  毕竟系统任务在身,如果不借着国家经费的东风,靠他自己身上的那点钱还真不够把这第二阶段的任务给拿下来。

  再一个,虽然当前的国际形势有点困难,但他一直是支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用科学去实现全人类共同进步与繁荣的。

  只不过这会儿他心里也有些犹豫,究竟是先在近地轨道上积累经验好,还是勇敢一点儿,直接把步子迈向月球轨道。

  听着耳边的争吵声,陆舟侧目看了坐在旁边的袁院士一眼,发现这位老先生此刻也是一样,紧锁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或许是察觉到了陆舟的视线,也或许是本来就打算询问陆舟的意见,袁焕民抬起头来,看向他问道。

  “你觉得该如何?”

  没料到他会突然问自己这个问题,陆舟刚准备说自己的想法,忽然转念一想,开口道:“你先说。”

  见陆舟将这个皮球踢了回来,袁院士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说。

  “老实说,我不知道。”

  陆舟眉毛微微抬了抬,有些意外地问道:“不知道?”

  居然不知道?

  您老不是挺有主见的吗?

  “嗯,”袁焕民点了点头,语气忽然带上了几分感慨,“我们国家航天起步很晚,也算是托了那些先行者的福,少走了不少弯路。我也不怕你笑话,当年哥伦比亚号发射成功,我们打算搞航天飞机。后来为什么不搞了?钱老先生支持火箭是一回事儿,但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美国人自己不搞了,你懂我的意思吗?”

  听完了短话,陆舟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

  “我明白,不过这没什么值得笑话的。”

  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发现的过程,没有谁生来就懂,别人屁.股后面走并不可耻,关键是在学习了之后,能够总结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在普林斯顿游学的时候,认识了不少值得尊敬的学者,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而这些宝贵的知识与经验,才促成了他如今的成就。

  陆舟同样明白袁老先生的顾虑是什么。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