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71章 没人能够阻止我研究什么_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到了深水区,两国的科学家与相关从业人员,每一步走得都是如履薄冰。

  在这个大环境之下,似乎每天都能诞生一些听上去不错的消息,也仿佛每一天都在诞生新的技术。

  两个超级大国在航天领域的较量,让人不禁产生了一种置身于未来的错觉。

  事实上,这并非完全是错觉。

  在航天竞赛的刺激下,大批的资金流入了研究领域,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外层空间探索与资源开发的相关专业,相关的研究课题进入了快速审批的绿灯车道……这些改变都是看得见的。

  而由航天领域的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红利,连带着航天之外的其他技术领域,也在以平时无法想象的速度增长着。

  其中最为明显的,大概便是医疗行业了。

  就在BFR火箭带着BFE黄金之心号飞船前往火星的第二周,《华盛顿邮报》又放出了一条劲爆的新闻。

  强生公司与蓝色起源合作开发的休眠舱技术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将低温冷冻休眠67天的猴子解冻唤醒!

  消息一出之后,立刻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虽然这只猴子的身体各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在苏醒之后表现得有些痴呆,不过这场“复活仪式”,依旧引发了整个临床医学界、生物学界的八级地震!

  负责主导该项目的是哈佛大学的格朗斯特教授,《Nature》在对其文章进行highlight的时候,甚至用上了“生物学界的可控核聚变!”这样夸张的描述,去形容这项突破性的研究。

  事实上,虽然生物冷冻休眠听起来似乎很科幻,但自然界中并非找不到现实的例子。

  以西伯利亚蝾螈为例,生活在雅库特的蝾螈,在进入环境恶劣的寒冬之后,会主动爬进永久冻土的裂缝中,并且可以在里面停留相当长的时间。

  至于这个时间究竟有多长,据文献记载最长记录是90年。

  理论上,生物是可以通过冷冻休眠以度过恶劣环境的,实现从过去到未来的时间跳跃的,不少极端环境下的昆虫或多或少都会金华初类似的能力。

  然而问题在于,如何让恒温哺乳动物也做到这一点!

  研究人员在对该技术进行研究时发现,冻结和复苏动物细胞时,存在一个明显的危险温区,即0~-60℃区间。

  在这个期间稍有不胜,就会导致生物体的永久死亡。

  如何度过危险温区,安全抵达-120℃,便是整个技术的核心难点。

  为强生制药服务的格朗斯特教授,采用的是冷冻缓释剂,通过将生物体麻醉之后,由特殊的缓释剂进行浸泡,然后再启动冷冻程序。

  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得到了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的赞助,尤其是不少资产百亿的富翁以及阿拉伯世界的王室,都对该项技术表现了相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