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2章 半生积蓄_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大聪明和魔障似的,指着最后一排极度无语的韩佑,气的胸膛起伏不定。

  谁知就在这时,一只略显瘦弱手臂门外伸了进来,一把薅住了大聪明的命运之后脖颈子,直接将他拽出去了。

  没过几秒,噼里啪啦的声音从外面传了出来。

  段千峰哼笑了一声:“念文。”

  监生们不敢再看向外面,老老实实跟着读书。

  韩佑搓了搓牙花子,马封侯哪是来读书的,这分明是来渡劫的,刚才那手臂明显是司业温岐,至于噼里啪啦,一听就知道是戒尺与手掌亲密接触后发出的声音。

  悟文堂属于是高阶进修班,讲授的学问都与科考有关。

  今日讲的是明经,也就是九部经书,《礼记》、《左传》为大经,《诗经》、《周礼》为中经,小经则是《周易》、《尚书》、《公羊传》、《谷梁传》。

  除此之外,明经科还要考《孝经》以及《论语》。

  明经科并不难,一般都是口试,靠的就是一个死记硬背,将经文注释背下来就好。

  韩佑不能说听一点都听不懂吧,只能说就能听懂一点,听懂段千峰说的话是什么字,但是这些字组合起来是什么意思他就不知道了。

  所有监生都摇头晃脑,韩佑也是如此,摇头晃脑打瞌睡。

  科举,对他来说不存在的,只是来走个过场罢了,上几天课之后,周老板想办法让人“举荐”他,之后就可以入朝为官去户部做金牌小卧底了。

  茫茫大路,很难有人披荆斩棘专挑无路之路前行,人们走在前人所踏出的道路上,即便不耻、鄙夷,也只能随波逐流。

  以前韩佑对所谓的“举荐”嗤之以鼻,可现在他则是变成了享受福利的人。

  举荐,荐举贤才,很多政策刚出的时候的确利国利民,之后是被后人玩坏了。

  想要举荐一个人,举荐一个贤才,最注重的是才能与德行,而非家世,这种制度可以说是打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弊端。

  一个举荐,一个征辟,不是同样的意思。

  征辟最早是汉武帝时期推行的,自上而下选拔官吏,一直沿袭到了西汉时期。

  皇帝特征,聘召名士大儒,为“征”,公卿郡守聘任幕僚属官为“辟”。

  不用想就知道,到了后期就彻底被玩坏了,一句话来概括,花钱就能上。

  不过本朝还没有哪个人是被举荐的,前朝也就是康朝的时候,举荐大行其道,科考可以舞弊,举荐人才也是毫无规矩可言。

  不说别人,就说马老二吧,这家伙可谓是举荐专家,行业大拿,专门干这事的,举荐“人才”。

  皇帝缺钱了,世家想当官了,找马如龙。

  世家先给钱,官员后给,事成之后,马如龙与前朝昏君三七分账。

  说白了,举荐这种制度直接被玩成了“买官儿”的游戏,要知道最初举荐的核心是择选良才入朝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