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4章 论语与脑子_惭愧惭愧,小爷天生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关于吴定弼与陈永志二人为何如此反常,韩佑原本是想问问北门御庸,或者问问大老黄来着,见到老八智商突然爆表了,这才返回来寻思碰碰运气。

  其实并不是周老板变聪明了,而是韩佑很少能见识到老八的“聪明之处”。

  无偿答疑解惑的周老板,很快就分析出吴定弼与陈永志二人为何如此反常了。

  首先说刑部左侍郎陈永志,与赵家没有任何间隙,换了往常,陈永志交好赵家还来不及呢。

  敢让人传赵中正到刑部衙署,其实只是因为韩佑,或者说是因为他儿子陈玉安。

  陈玉安,新科状元,大周朝开朝来首次科考的状元郎。

  正因韩佑的介入,科考之后,小陈这个状元含金量极高。

  作为雅风九右之首,陈玉安也算是熟读四书五经,在国子监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的人物,但是,这并不代表他能够在殿试中一举拔得头筹成了状元。

  真正让他科考夺魁的,其实是国子监一众学官。

  在科考之前,宫老师等人对陈玉安进行了魔鬼式的“调教”。

  那么问题来了,宫老师那些大儒为什么要对陈玉安进行一对一的复习?

  因为韩佑。

  韩佑之前想要拿捏刑部左侍郎陈永志,让宫老师等人看好陈玉安。

  宫老师等人呢,对这个“看好”二字就有了一些误解,不,不是一些,而是很大。

  自从韩佑交代后,宫老师等人直接给陈玉安软禁了,让这小子留在国子监不得外出。

  问题是白天上课倒还好,晚上不让离开国子监,干点什么啊,总不能一直睡觉吧。

  一群老头子一寻思,闲着也是闲着,读书吧。

  读书,陈玉安会,也都懂,老头们又一寻思,不能让韩佑被人抓到把柄,那就授授课讲讲文吧,所以之后就有了一群大儒单独给陈玉安补习复习的情况。

  要知道前朝的时候,这群老夫子就给科考出过题,今年也出,虽然暂时没出,但是国子监要出什么,礼部会出什么,其他相关的大儒能够出什么,他们大致都能猜出来。

  那么这也就难免在潜意识中围绕着“猜出来”的内容对陈玉安进行复习,其实和划题划重点差不多了。

  划题划重点、本身才学不错、科考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不眠不休的复习,还有一些其他外部因素,比如殿试的时候,天子知道陈玉安这小子在四季山庄刚创办的时候当过一段时间不记名的“销冠”,以及其他参加殿试的考生本就是名门望族,天子不愿再让他们的家族如虎添翼等等原因,最后,小陈就成了状元。

  为什么说这个状元郎含金量高呢,大周朝元年,又是科考改制,只要为官不出问题,仕途前途无量,有生之年干到六部侍郎不是什么大问题,使使劲的话再加上点机遇,弄个尚书当当都不是没可能。

  对陈永志这个刑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