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四章 儒学百家_三国之宋人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后宫之中的陆衡觉得自己想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虽然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总比现在这样自己要下场和众臣博弈要好的多。

  说做就做陆衡脑海中对着系统下令:“系统,我要召唤两宋思想家!”

  【宿主召唤两宋思想家,系统匹配中……】

  【周敦颐基础属性:统帅21武力22智力96政治97魅力94理学99】

  【张载基础属性:统帅13武力17智力95政治93魅力89关学99】

  【陆九渊基础属性:统帅23武力26智力95政治95魅力90心学99】

  陆衡看到系统给的名单有些惊讶,因为已经做好准备应该会有一人必上名单,但是却是陆衡完全不想要的一个人物竟然意外的没有。

  周敦颐,陆衡孤陋寡闻只知道他的《爱莲说》却不知道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还是理学的开创鼻祖。

  说道两宋思想当时随着佛、道、儒三家主流思想影响越来越盛经历千年,开始有了把佛、道、儒三家思想融合的思想进程,其中就诞生了理学。

  而理学经过了百年的传播也慢慢的演变,之后从理学又分出了一派学说心学。

  以陆衡浅显的理解,理学初期的思想是心学的基础,是一种需要厚积薄发的过程,而心学则是由‘量变转为质变’的一种体现,这里的量指的是一个积累过程形成了一种迥然不同的理解,之后明朝的王明阳把这种质变完全转化形成了另一种大乘。

  理学粗略理解就是万物皆有理,把虚无缥缈的东西来作为实质去理解,也是唯物主义的一种重要理解,因为天地万物都有‘理’如何去实质了解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就引入了道家万物的概念。

  周敦颐开创的理学可以粗暴的理解成初级阶段,各种理的具现化解都是模糊的概念还有更以道家、佛家的思想结合来解释万物比如,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主静、至诚、无欲、顺化等理学基本概念。

  可以理解成理论大于实际隐晦难懂,等理学慢慢发展到了一定程度就出现了实质的概念,而朱熹就是这个概念的代表着。

  朱熹在万物皆有理的概念,拓展到了万物皆定理的概念,实际就是所有的理是固定的、是不变的!打个比方朱熹认为女人就是应该在家相夫教子,那抛头露面就是错的,违背‘理’的概念。

  也正是这种极端的思维和想法,让南宋以后女人开始失去自由变成牢笼,‘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名词出现,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而心学则是相反,心学是生与理学而变化,认为万物皆有理但是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心之所向就可以慢慢转化之前认为的‘理’,从唯物主义转变成了唯心主义的一种学说。

  ‘知行合一’就是王明阳把这种心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