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42章 火器营_明末边军一小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阳二机同时联动,配合之妙,击铳时便有大风,也不怕吹散门药。临敌无有不发之患,还省了开火门一步。

  看着上面的工序精良,每个部件都磨得光滑,整杆火铳观之精美,作战又非常犀利,李自成不由叹息一声,比起军中用的火铳,眼前这些火器,才是如王斗无意中说过,却不知不觉在大明流传开的词,高端大气上档次。

  田见秀管后勤,此时也忍不住拿起一杆火铳端详,还学李自成样子扣动板机,叹道:“别的都好说,就是这阴阳机不好造,阴启门,阳发火,记得万历年间,便有赵中书研制轩辕铳,不惧风雨。但到了现在,官兵中很多火铳,也没有这种阴阳机,一开火门,其风甚猛时,药信便被吹走,临战经常不能打响,我义军缴获的,便多那种火铳。”

  他眼中现出兴奋之色,终于缴获先进武器了,有了这些阎王铳,义军更加如虎添翼。

  也不怪他这样说,阴阳机虽在万历年间便由赵士祯造出,但一直存有争议,《兵录》上便有言:“……近有制竹鸟嘴铳及自闭火门鸟铳,亦一时之奇,然终是费事……”

  费事,难以大规模打造,是带自闭火门鸟铳难以在北地普及原因,很多军将更喜欢用三眼铳,每铳着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四十步点放,敌骑闯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简单又方便。

  用得好,三眼铳也不错,但鸟铳,才是历史发展趋势,毕竟射程在这。

  一杆杆火铳端详良久,似乎每一杆火铳,都若孪生兄弟一般,流营各人,不断的啧啧称赞,流营中就算有工匠可以打造几杆这样火器,有些精美程度还不输于此,然如此规模化,批量化,是谁也不能想象的。

  特别那种标准化,给众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子药合一,拿进铳内便可使用,不象军中或是明军中,各人铅子或大或小,常常难以通用,给后勤带来严峻的考验。

  不过看来容易做来难,便如这口径合一,真要做到,李自成便觉困难重重,不易办到。

  革、左五营各人也非常兴奋,按事后的协议,缴获的火铳中,闯营分取一千五百杆,余下的,便是他们营伍与罗汝才等人分配,想想这些缴获,便是早前死伤那些人,都是值得的。

  李自成心满意足的叹口气,对旁边一直沉默不语的杨少凡微笑道:“新军的火器,李某一向敬仰,不知杨兄弟,可否为兄弟们演示一二,让我等开开眼界?”

  流营各人,一样斜眼相睨,对杨少凡,他们不知什么情绪,鄙视倒没有,各家营中,投降的官兵多了,将领也不在少数,他们自己一样降而复叛,经常被招安。

  对改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