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 印书坊的新动作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已经步入正轨,但卢鸿却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书

  因为活字印刷的两个难题先后攻克,印书的成本问题终于可以解决了。

  就在上月底时,奚老大托人购入的第一批石油运到了。奚老大试点了一次,就连连称赞这石油制油烟墨,确实有其优点。

  石油制的油烟墨,若按质量来说,墨色要略逊于桐油。但石油不仅价格极为便宜,而且产烟较之其他原料也是更多,因此用石油来制的油烟墨,成本达到了一个非常低的程度。

  如果考虑到印书用墨不需要捣捶及压模成型这些步骤,印刷用墨的成本更是低到了一个以前简直不敢想象的地步。

  经过几次简单的试验,奚老大就成功地制出了直接用于印刷的适用水墨。

  河面开化后不久,第一船元书纸也终于抵达了范阳。

  印书坊全面开动起来,在解决了成本问题后,第一套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活字印刷书籍正式出版了。

  因为纸和墨均与上次印制《范阳经辩录》时不同,因此书坊先期也进行了简单实验。还好这些问题影响不大,很快都被一一解决。

  书坊印的第一套书很正常的,就是蒙学的最基本识字范本《千字文》。此次的千字文与上次卢鸿书写给书坊众人启蒙所用的不同,在每句话的下面,都加了关于句义地简单解释。当然。这一版的《千字文》中,依然使用了标点。

  这次,卢鸿与奚老大真的决定印了一万册。这个数字放在唐朝,真的是一个令人昏眩的数字。卢鸿的想法很简单,反正印出来书是不会贬值地,今年卖不了还可以明年卖。

  当奚家印书坊再次召集代理书坊来参与此次新书的发售时。各书坊的老板并不觉得《千字文》值得印成线装书来卖。没错,《千字文》是每一个蒙学的学子都离不了的书。但是线装书的价格太高了,根本不可能想象有几个家长,会为识字的儿童去买一本小学范文。《千字文》这样的书,基本上还是手抄地更为常见。

  但当他们看到手中印制精美又带有释义的线装《千字文》,听到奚老大报出的价格时,所有的人都呆住了。他们甚至再三地询问了价格,以确认自己没有听错。

  真是无法想象!这样精美的线装书。怎么可能有这样低的价格?难道真是印书坊背后的卢家为了挣一份名望,不惜成本地赔本赚吆喝?

  但当奚老大讲明出货的数量时,所有的人都确信,这批书肯定是确实有这样低的成本。那么大数量地书籍,如果真是贴钱卖,就算是卢氏这样的世家也不可能承受得起。

  就象上一次的《范阳经辩录》一样,这一批《千字文》同样在市面上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与《范阳经辩录》不同,《千字文》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极为低廉的价格,以至于比起一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