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章 大诗人的风采_文物贩子在唐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均是天下闻名。这次孔颖达邀你修书,不难更上一层。只是贤侄你是准备走科举还是推举之路?以愚叔之见,还是从科举起步为好。反正以你现在的学识和名望,一榜状元是手到拈来。”

  卢鸿听了,也便抛下适才地心思,认真地对卢承庆说:“此事小侄却另有所想。小侄天性不喜庙堂中事,不愿投身官场。只愿一心学业。精研义理,游于诸艺。若能力促经学大义,宣扬文化,有所流被。是为平生之愿。便是今日小侄胡言乱语之议,也不欲他人得知,还望叔父成全。”

  卢承庆听了,先是一愕,然后似乎想明白了,点头说:“贤侄所思甚是。以贤侄目前的学识身分与声望,假以时日,未尝不是一代学宗。若能超然于庙堂之外,弘扬文化,引领士林,于我卢家确实有莫大的好处。只是以贤侄的才华,若入了仕途,他日出将入相也不是什么难事。这般行事,为了家族利益,却是难免委屈了贤侄。”说罢,言下颇有慨叹之意。

  卢承庆这般心思,虽然也有为卢鸿惋惜之意,但是从家族需要出发,依然觉得卢鸿游于仕林之外,实于卢家更为有利。在他想来,只要按卢鸿之法行事,日后卢家其他子弟步入朝堂,只要机会得当,互相提携,有人走到宰相的位子上也不是什么难事,并不非要卢鸿入仕不可。但若要有人以超然身份,在士林中形成影响威信,却只有卢鸿一人才能实现。卢鸿目前是孔颖达的衣钵传人,更有气学首倡、老子新解的成就,以身份成就而言,将来的士林领袖并不难得。但若卢鸿一旦入了仕途,以目前朝庭打压世家的气氛,卢鸿必然难以保持超然的身份,少不得整日在权贵倾轧中忙乱,在学业上怕是再难有所作为,士林声望也难免大受影响。

  了卢承庆地话,也不多做解释,只是唯唯称是。其么多,不愿参加科举,只不是过不喜欢官场中的尔虞我乍。卢鸿本性就是个懒散之人,多了一世的经历记忆,更把这些事情看得淡了。若不是当今朝庭打压世家之事,关系己身,他才懒得理会。只不过卢家是自己的亲人,立身所在,他这才不得已按照记忆中的印象以及自己的理解,拿出点子来帮卢承庆解决问题。

  卢承庆叹息几声,又对卢鸿说:“既然贤侄有此决心,愚叔也不阻挡。事不宜迟,今日商议之事,我便修书一封,述于令尊并族中长老。那联系各世家之事,也须族中长老合议后方可行事。贤侄在长安城中,行事若有所需,尽管对修儿言明,或是直接找我,愚叔必然倾力支持。”

  卢鸿连声应是。看卢承庆掩不住眉间喜色,只是神态却越发显得苍老。卢承庆年轻时,风仪俊朗,本是有名地美男子。但此时苍老之态尽显,无复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