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1/5趁机敲诈, 七州封地!(求鲜花,求评价票)_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帝的评价。

  李恪这样说,让李世民觉得很委屈,也很愤怒。

  “那你要如何才能留下。”

  虚情假意的面具扯破了,李世民也不伪装了,直接坦白的问道。

  “痛快。”

  李恪赞赏的看着李世民,笑着道。

  “这才是我眼中的父皇,不做幼稚的事情,精明历练,很不错。”

  “放心,我不要太子储君之位,也不要什么弘文馆馆主。”

  “我可以将我的研究,编制成书,交给你们普及,只要署名是我就行。另外……”

  “除了我现在的封地益州之外,我还要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七州都封给我做封地!”

  PS:首先回应鸡鸭制蝗灾的事情,姑且不说一千多年前的大唐蝗灾的蝗虫有没有毒,写这些都不时候,我还有特意查过资料,直到现在还有用牧鸡,牧鸭来治理蝗灾的,应该不是问题吧。或者我孤陋寡闻,查的也是一知半解,欢迎指正,我会修改。

  另外,这本书不太监。

  我这几天有点感冒,所以难受的不行,今天会补够前几天欠下的章节,今天的更新由这一章开始,还有四章,谢谢支持。

  李世民笑着道。

  儒家不认可李恪的科学,但是当儒家出身的官员们,对于天花无计可施,要放弃三十万百姓的生命的时候,是李恪用科学救了他们。

  这次特大蝗灾,朝廷就算是知道了消息,可受到儒家制度太深的缘故,李世民所采取的办法很被动。

  而且陛下的话很暧昧,立为弘文馆的馆主,传授科学,将来很多事情依靠于李恪。

  两次大事下来,很明显,科学要比儒学实用的多。

  “恪儿,朕希望你这次之后蝗灾结束之后,不要离开长安了。”

  “陛下,兹事体大,不可一言而决,还是等先退了蝗灾,再商议吧。”

  “蜀王已经就藩,以后有大事发生,陛下可诏令入长安,直接留下,于礼法不和,朝廷文武肯定不会同意的。”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顿时变色,他们虽然也很佩服李恪的科学理论,能够趋吉避凶,帮助朝廷解决蝗灾的事情。

  以后所有研究科学的人,都要尊奉李恪为祖师爷。

  反正李恪也是自己的儿子,利用科学人才,稳健国家,将国家权力和实力都集中在皇家手中,就算传位给李恪也不错。

  “朕打算开弘文馆,你做馆主,由朝廷拨款,研究传授科学。”

  “你好好干,将来父皇还有很多事情,要依靠你啊。”

  这分明是要重用李恪,甚至隐隐有将皇位传给李恪的意思。

  还是那句话,李恪有前隋血脉,他当皇帝大家无法像接受。

  “陛下,不可啊、”

  也不介意朝廷之中,引入科学学派的官员,为朝廷出力。

  但是李恪依旧是有前隋血脉的孽种,留在长安绝对不行,变数太大。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个人都直接表明了态度,强烈反对。

  可李世民这次是铁了心似的,坚定的很,根本不理会长孙无忌三个,只是直勾勾的看着李恪,等李恪答应。

  很显然,李世民的意思就是李恪做科学的创派祖师。

  在儒家的眼中,天道有他运行的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可在李恪的科学学说来看,任何自然事物都有规律,可以利用科学探查这些规律,加以利用。

  李恪给这些奇技淫巧,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科学。

  李世民第一次从内心深处正视了这被儒家所不容的所谓奇技淫巧。

  阅读大唐:开局搞科研被弹劾误国!最新章节系,统.小!说_网www点kuwx点net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