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0章 “林乡君”_红楼琏二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成还多,而且,若是底下的盐政心里坦荡,怎么好好的安思远,偏偏半道上死了?因此谏言陛下下旨严查……

  陛下为这件事也很是头疼,想起前儿不久,林大人曾向陛下举荐过侯爷,便让老奴来传侯爷。”

  贾琏了然。实际上,他从贾政的口中,是打听过这件事的。

  贾政只当这是一件影响颇大的贪污案,后面的走向难料,但是贾琏却从蛛丝马迹之中,看出了里面,妥妥的党派之争。

  至于是何等党派之争,如今的朝中,就那么几个利益冲突。

  最高层次的太上皇与宁康帝的皇权之争,文武之争,勋贵与朝臣,清流与浊流,太子和三皇子……

  只需要根据事态动向,简单排除,便能大致猜中了。

  不过贾琏无意参与这些斗争,他的定位很明确,做个宁康帝信重的武将,掌兵,建功封爵,走向人生巅峰。

  所以,一般情况下,他只需要考虑宁康帝的想法。

  从宁康帝让戴权来传他,便能大概猜到,林如海的预料没错,宁康帝果然和林如海一般,是想要彻查此案的。

  有了这个底,贾琏自然胸有成竹的走进了大明宫。

  ……

  “听说,林如海的后事,是你在操持?”

  “禀陛下,我姑父膝下无子,又从小待微臣甚是亲厚,因此自当由微臣来给他送终。”

  简单问了贾琏一句,站在龙案之后练字的宁康帝,也不知道在想什么,许久未曾开口。

  贾琏也没有追问,静静的站在大殿内等候。

  “膝下无子……”

  过了许久,方听见宁康帝深深一声长叹。

  林如海作为他的潜邸之臣,虽然不一定是最亲近的,但一定属于最有才干,也是对他最忠心的一批人。

  但他也是直到林如海病重难治之后,才知道,林如海竟然连一个给他养老送终的儿子都没有。

  想到林如海临终前给他上的奏疏,其中殷切忠君为国之心,令他心中很是感怀。或许也只有林如海这样的饱读诗书,深受教化的忠义之臣,才有这般风骨吧。

  林如海竟是在临死之前,还在想着如何为他尽忠。只因为听说江南盐政出了大事,他便迫不及待的,向其举荐南下督查之人,并保证,他也会从旁协助……

  即便是死了,也要将身边通晓盐政的人交付给贾琏,让贾琏来代替他完成这件事。所以只要他愿意派遣贾琏为钦差,便有很大的把握,将此案查清。

  将案上“忠君报国”的四个大字扯到一边,重新落笔,并继续头也不抬的与贾琏道:“听说,林如海有一个女儿……”

  贾琏听宁康帝问起黛玉,心里一突。

  倒不是怕宁康帝会瞧中黛玉,而是因为,一般情况下,宁康帝是不会关心一个死去臣子的遗孤的。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宁康帝既然都打听到了黛玉,那他就不敢保证,宁康帝是否知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