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二三章 宣判_重生之围棋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92年年底,本年度最后一场重量级围棋比赛打响。

  “应氏杯”半决赛的份量有多重?这是职业围棋比赛,所谓职业比赛,那当然要用奖金数量来衡量比赛的档次。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掂量掂量这场比赛的份量。

  “应氏杯”的冠军奖金是40万美元,亚军10万,4强万。那么这一盘比赛最直接的差距,就是万美金。再加上进入决赛后还有夺冠的可能。因此说这是一盘价值20万美元的对局,这种说法应该不过分吧?

  那么在职业围棋圈中,2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富士通杯”的冠军奖金大概是10万美元左右。“东洋证券杯”的冠军奖金大概7万美元。日本的“大三冠”奖金数量要稍微高一点,但是在这年头,折合成美金的话,其实也就在20万到30万美金之间。

  88年“应氏杯”创办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冠军奖金最高的职业围棋比赛。只是随着日元不断升值,和美元的汇率比,从上世纪80年代1比300多一直升到新世界的1比100以下。只有到了那时,“应氏杯”的奖金才被日本“棋圣战”和“名人战”超过。排在日本“本因坊战”和其他所有世界比赛之前,在奖金榜上排名第3。

  从这个角度来看,围棋这个项目搞了几十年的职业化,其实并没有多少进步。奖金数量不升反降。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40万美元是什么概念?30年后又是什么概念?

  在目前这个年代,40万美元可以轻松在京城买10套以上房子。30年后,3环以内买一套房子可能都非常困难。

  因此“应氏杯”半决赛的份量,它可能相当于其他两个世界大赛的决赛。相当于日本除“大三冠”外的所以头衔战。相当于3到5个韩国头衔战。相当于8到10个中国头衔战……

  现在,李小强和曹燕子,就即将进行这样一场比赛。不仅如此。除了奖金以外,这场比赛还代表着荣誉,代表着不同的身份和地位……用后世的话来说,谁能赢下这场比赛,就代表了在围棋界不同的“咖位”。

  因此当李小强和曹燕子走进对局室以后,当两人面对面坐下。那种重大比赛特有的紧张气氛扑面而来。

  不仅对局室内的气氛紧张,研究室内的气氛也很紧张。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一种紧张激烈的气氛,竟然从比赛一开始延续到棋局的终点。

  比赛一开始,通过重新猜先。曹燕子获得了选择权。这次曹燕子没有犹豫,他非常坚决的选择了黑棋。其实从这一刻开始,就决定了本局的格调。

  观战室内,张大记者这样询问一同关注比赛的聂旋风:“奇怪啊,曹燕子竟然选择了黑棋,他为什么不选择大家都认为相对好下的白棋呢?”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