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四一章 结盟辽东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带国渊同来,柳毅也算是做个顺水推舟的人情,从青州去辽东避祸的士人不少,但很少有人愿意留在那里为官。

  比如在辽东时间最长的大儒邴原,公孙昭、公孙度先后多次征辟,此人就是不肯答应,一心只等着中原安定下来,才好返乡。

  再如适才斩将夺旗的太史慈。

  此人在辽东也呆了好几年,虽然多次在高句丽入寇的时候,与辽东郡并肩作战,可也没有出任为将的意思。等到他老娘的家书一到,说新任北海相孔融重于他,数次遣人登门问询,并且赠送礼物,太史慈便慌不迭的登船南下了。

  柳毅和国渊都是大儒郑玄的弟子,虽然彼此没有多少交往,也算是有同门之谊,他乡逢故知,交情自然也不错。

  通过私下里的几次交谈,柳毅也知道辽东这座小庙,肯定留不下这位被老师郑玄誉为‘国器’之才的同门,这个时候将其推出来,就是个惠而不实的人情。

  诚意十足,却并不代表恭顺服从之意。

  因此,谈判的气氛虽然很融洽,但却远称不上一帆风顺,至少跟太史慈预想的不太一样。

  “既要求和,又何来这许多啰嗦?还不如直接翻脸打上一场,先分个高低上下,再来谈过不就简单多了?”太史慈在肚里腹诽着。

  他见识过辽东的军容,知道对方不可小觑,不过,加入了泰山军之后,他的眼界也变高了。对主公来说,天下就没有为难事,辽东再强,还能强得过董卓的西凉军,强得过青州的百万黄巾?

  就算是最难建设的水军,到了主公手中,还不是反掌之间就解决了?

  辽东那边识相便罢,反正那荒僻之地也没什么用处,连鸡肋都算不上,也犯不上兴兵讨之;可现在这柳毅啰啰嗦嗦,没完没了的,真是惹人恼火,恨不得拔刀杀之。

  明明就是示弱了,这时候却还谈什么互相开放港口,进行买卖之类的条件,这不是蹬鼻子上脸么?先前青州人去辽东,只是因为中原的战乱,或者躲避其他祸事,现在青州已经平定,只有辽东的青州人回来的份儿,谁吃饱了撑的,还往那个苦寒之地跑啊?

  至于做买卖,辽东那地方有啥可卖的?又哪来的钱向外采买?真是奇哉怪也。

  偏偏主公也是好脾气,居然跟他谈得热火朝天的,这又算是怎么回事?礼贤下士,还是照顾同门之谊?

  老实说,太史慈挤眉弄眼的在暗示什么,王羽不太了解,也没兴趣去了解,但他对柳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辽东将佐却很有兴趣。

  此人的武艺应该不算高,统率能力也没什么太特别的,口才和见地尚算不错,但放在和田丰、贾诩这种妖孽天天打交道的王羽眼中,也算不得什么。不过,他在航海,乃至海贸方面的认识却令王羽吃了一惊。

  柳毅对海贸的认识还很粗浅,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