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六二章 界桥之战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呜呜……呜呜呜呜……”

  还没等王羽想好怎么报复太史慈这个大嘴巴,连绵的画角声已经响彻了这方天地。

  这不是催战的号角,更像是这场大战的前奏,听起来凄厉而忧伤。号角声随着晨风一道,吹散了薄薄的晨雾,让朝阳的光芒得以不受阻碍的照耀在大地上,视野变得越来越清晰,将双方的军容彻底展现在对方的眼中。

  双方的军容都很齐整,以千计的战旗被晨风吹动,猎猎有声,与号角声、风声一起,汇聚成了一股决战之势,杀气盎然!

  幽州军这边的安排,和连日来的军议上敲定的一样,以雁行大阵迎敌,中军是公孙瓒的亲卫,三千白马,其余,包括泰山轻骑在内的八千骑兵,被平均分配到了两翼。

  骑兵在先,步卒拖后,打的是中间突破,全面开花的主意。

  公孙瓒的战略无可厚非,幽州兵强,但步卒和骑兵完全是两码事,兵甲、粮饷、训练都无法同日而语。三万多步卒,连三千重甲都凑不出,加上王羽打败淳于琼的缴获,才保证了屯长以上的军官有甲在身。

  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

  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

  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

  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

  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两千人为一**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

  屯长,就是百夫长了,在得到了王羽缴获的战利品后,才能达到百夫长身上有甲穿,可见幽州军的步卒装备有多简陋,比起黄巾军也好不到哪儿去。

  为此,王羽曾私下里向田楷打听,发现实际情况,比表面看上去的还糟糕。

  在公孙瓒正式图谋冀州之前,幽州军中根本就没有步卒的编制。公孙瓒作战的目标是塞外的胡虏,而他的作战风格就是进攻,再进攻,要步卒何用?

  这些步卒,都是他南下并发檄文之后,从各郡国里凑起来的郡兵甚至民壮,搬运粮草辎重还算是得力,打仗么?相对于幽州军那些身经百战的骑兵,步卒们顶多也就是虚张声势的凑个数了。

  所以,用骑兵打开局面,步卒随后掩杀,扩大战果,就是这场会战的最佳策略。

  其他的策略,都是在不进行主力会战的前提下才能实施。公孙瓒和幽州众将眼下都是志得意满,自认天下之大,无不可为,王羽也不好劝得太深,太频繁,以免吃力不讨好,伤了两家的和气。

  实际上,公孙瓒的心思,他已经窥得了几分。

  白马将军离枭雄还有很远的距离,和吕布一样,他的骄傲和宁折不弯的脾气,是争鼎天下的致命弱点。此外,他也很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