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二三章 唇枪舌剑_三国第一强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辽书读的不少,但毕竟是个武人,话语铿锵有力,嗓音粗豪,隐隐带着几分金铁之音,按理说并不适合吟诗作对。

  他开口说是首诗,众将都觉一股很怪异的感觉从心底涌出,结果张辽刚念诵完第一句,一股慷慨激烈之气,瞬间就笼罩了全场,让人精神不由为之一振,仿佛回到了在雁门边塞戎守边疆的岁月里。

  等张辽一口气念完,众将也差不多明白,吕布看信之后,为何是这般反应了。

  这首诗,同样戳到了吕布的要害。

  吕布的威名,其实不是在中原,而是在并州,在与鲜卑人的无数场恶战中成就的。边塞之地,以‘飞将’称之,比拟的自然是当年的飞将军李广。

  在雁门关时,才是吕布真正快意纵横的时代,那也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一段经历。

  来到中原后,吕布可谓处处碰壁,先是与董卓争锋,丁原无谋,中了反间计,他一怒之下杀了丁原,事后却无处容身,只能暂投董卓。其后在西凉军中各种受排挤,又拿王羽一个后生小子没奈何,再到后来被迫反出洛阳,就没有哪怕一件顺心事。

  虽然嘴上从来不说,但与他相处多年的并州众将都能看得出,吕布对塞上的老家还是很怀念的。

  而王羽这首诗,名字就叫《塞下曲》。诗中没有半句恭维话,或者示好的意思,但却将投其所好做到了极致。

  所以,以吕布和王羽的诸多纠葛,再加上眼下的形势,他依然感叹出了,类似于‘生我者父母。知我者王鹏举’的一声感慨,惺惺相惜之意大起。

  不是吕布太容易被说服,只是王羽这招太巧,太妙,诗也太好。就算是对王羽最没好感的侯成等人,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念完诗,张辽仍然捧着手中的信,嘴唇翕动不停,眼神中充满着追忆之前。脸上的神情竟是有些陶醉了;高顺的性格和于禁有些类似,平时不苟言笑,话也不多,但此刻脸上竟是有了几分焦急,看那样子。似乎在寻笔墨想将这首诗记下来。

  曹性等人都在惊叹,也不知在感叹诗,还是感叹王羽的用心。只有侯成三人一脸晦气,心中大骂王羽卑鄙狡猾,竟然用这种小伎俩钻空子。

  没错,诗是小道,但在正确的时间点上。写给恰当的人,那就不一样了。何况,这首诗还是李太白的千古名篇?

  心思各异间,孔融到了。

  “孔融见过吕将军。”

  虽然心思各异。但这首塞下曲无疑激起了所有边军悍将的情绪,此刻的大厅内,正充斥着一股慷慨悲壮,金戈铁马的气息。普通人一进来。怕是就要腿软,连给孔融引路的亲卫都吃了一惊。但孔融却是毫无所觉一般,昂然而入,从容施礼。

  “尊使远来辛苦,”吕布挥手示意张辽将信收起,然后像是没事人似的,向孔融问道“未知举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