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四章 回京_超级能源强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城为新的离岸基金取名“瑞华基金”,并将之挂在了好几个皮包公司下面,一级又一级的,让人很难找到真实的控股公司。理论上来说,除了国家级的情报机构,普通的公司和媒体,基本无法由此追溯到苏城或大华投资公司。

  季润之也被要求浮在幕后进行操作,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基金控股的公司上市以后的信息披露问题,2000年以前的中概股可不吃香,而且也就吃香了那么几年。

  由于准备风险投资的公司大多是欧美公司,这种拿着真金白银的离岸公司,却是比红色基金要好用的多,季润之也赞同苏城的做法,早早的完成了一系列的注册工作,然后拿着厚厚的任务书开始了漫长的投资谈判。

  苏城选定要投资的公司超过50家,再算上以色列的整体投资项目,第一批要投资的公司就有百余家,准备的预算亦有10亿美元之巨,除此以外,季润之也有一些很看好的欧美公司,希望给予风险投资,苏城也都给予了许可。

  他记忆中的公司固然是大赚特赚的超级公司,但像是这种风险投资项目,一般的风险投资公司能遇到一两个就算是烧高香了,普通的风险投资公司的盈利,主要还是靠一些或许没听说过,但有可能上市的公司来提供。

  这样的公司数量繁多,或许始终都不能赚的飞起,却也能带来十倍百倍的利润,在高风险的投资公司眼中亦是相当不错的。

  苏城自然不愿漏掉这些公司,转而将挑选的工作交给季润之。这既能满足季润之挑战自我的事业心,也能满足“瑞华基金”的日常需求。10亿美元对风险投资公司来说也很庞大了,不能轻易浪费。

  同样不会浪费的还有泛亚基金剩余的3%的股份,以及冉冉上升的原油期货。

  泛亚基金的3%股权被转让给了意大利商业银行,一家规模普通的欧陆商业银行,其特殊之处在于。意大利商业银行的控股公司是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一家世界排名前10,且由国家控股的超级财团。

  和中国的国企比起来,意大利工业复兴公司的工业活动范围实在是太广,基本涵盖了社会全领域,从冶金电子、汽车制造,电信运输到金融商业无所不包。雇工多达50万人……在欧洲大陆,这种堪比中国国企的集团公司,已是巨鳄一头。

  泛亚基金3%的股权虽然不能吸引这样一头怪兽全力而为,但就欧洲的关系网来说,仅仅由意大利商业银行出面控股,就足够泛亚基金操作了。

  重组以后的泛亚基金。第一件事就是与大摩合作,做多原油期货市场。

  尽管没有了处心积虑的内线交易,但在平均14美元的价格上进入市场,等到交割日临近,获得50美分到1美元的利润还是可期的。

  没有泛亚基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