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五章 肝胆相照,不离不弃_三国之无限召唤陶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荀谌顿时眉开眼笑,整个人兴奋起来。

  刘备便叫荀谌移座近前,压低声音,将自己的计策诿诿的道了出来。

  荀谌是越听越兴奋,听得刘备说完,已是笑的合不拢嘴,欣然道:“玄德此计,当真是妙极,袁公必会采纳玄德的妙计。”

  刘备也笑了,谦然道:“雕虫小技而已,所幸那高干对备没那么重的防备心,对付他也足矣。”

  事不宜迟,荀谌也不敢逗留太久,当即就要起身告辞。

  临行前,荀谌再次向着刘备深深一揖,一脸感激道:“玄德若能助袁公制住高干,于袁家便有再造之恩,玄德放心,袁公乃赏罚分明之人,这幽州刺史的位子,必当由玄德来接任,介时玄德衣锦还乡,当是何等的风光。”

  刘备乃幽州人氏,若能成为家乡的刺史,无疑于莫大的荣耀。

  刘备的脸上,瞬间也闪过一丝喜色,却又忙正色道:“此乃备份内之事,万不敢奢望袁公的赏赐。”

  荀谌这才心满意足,带着刘备的承诺,匆匆的告辞而去,还往易京。

  “孔明先生当真料事如神,袁绍果然来求我们对付他的好外甥了。”荀谌前脚一走,刘备脸上的笑意便收,目光看向了一诸葛亮,眼神中尽是佩服。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淡笑道:“亮料过不得多时,高干必会找主公前来商议。”

  话音未落,亲卫统领陈到步入帐中,报称高干刚刚派了人来,请刘备前往大帐一叙。

  “果然不如先生所料。”刘备惊奇的再看向诸葛亮,眼神中不禁再添了几分敬意。

  诸葛亮却淡然如水,没有丝毫惊色,仿佛一切皆在他掌握之中,只轻轻一扬羽扇,“高干相邀,必是为了袁绍之事,主公只需依计行事便是。”

  刘备点点头,遂是起身离帐,径直前往高干大帐。

  这两万幽州军,名义上皆是高干的部下,但实际上,高干所能直接指挥的兵马,只有五千余众,其余一万五千兵马,有近五千人乃是刘备的嫡属,其余一万多兵马,则多为赵云等公孙瓒旧部。

  高干之所以能让这些公孙瓒旧部,归于他的麾下,多赖了刘备招揽。

  因刘备乃幽州本地人氏,又是公孙瓒的故友,故在赵云等人眼里,颇有些影响力,他们皆是冲着刘备的面子,才前来投奔高干,所以他们名义上奉高干为主,实际上却只看刘备眼色行事。

  至于高干,也只能通过刘备,来调动这些人马。

  中军大帐内,高干已等候多时,见得刘备前来,却也不起身亲自相迎,只点头示意,摆了摆手示意给刘备看座,并没有表现出对待座上宾的热情。

  刘备却也不介意,很是恭敬的向高干拱了拱手,方才落坐。

  “玄德,我那叔父屡屡派人来召我,想要我去易京跟他商议抵御陶贼之事,你怎么看?”高干开门见山的问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