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伐唐之计_唐时明月宋时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掌握开封府汴京城内鱼龙混杂的力量和大小势力,各方大臣的住处、活动,都能被他动用关系检测到,实在是一个实权职位,经营两年,他不忍放弃。

  所以,出征伐唐之事,他没有开口,打算观测一番再说。

  ………

  苏宸在吏部查了一些人员名单,分清哪些是主战派,哪些是保守派,哪些是改革派,他们的人名、官职、所在部门等,做了大致了解。

  只有熟悉各派系的人,把一些影响占据的臭鱼官员给圈出来,免得影响占据。

  像南唐的林仁肇、朱令赟、呙彦、马诚信、马承俊、卢绛等,都是可用之将,能够用来抵挡宋军。

  一旦宋军真的攻打南唐,苏宸觉得应该提前向韩熙载举荐这些将领,委派重任。

  “割据在南方的政权,想要存活,必然需要牢牢掌控江淮地区,不然仅凭长江一线的防御,没有防御纵深,加之古代时期南方割据政权的经济重心大多是沿江的,长江可谓是处处无防。“

  苏宸看过地图之后,心中生出这般想法。

  只要是北方中原政权完成准备,即可由长江中上游瞬间而下,势如破竹,并不是所有政权都有三国时东吴的国运。

  但可惜的是,南唐在李璟时期,彻底失去了对江淮之地的控制权,江北十三州五年前丢失了,被北周攻占,如今在北宋朝廷的版图里。

  到了黄昏,已经下衙时间,韩熙载还没有回来,看来入宫跟官家谈论的很深,一时半会无法决策下来。

  苏宸离开吏部衙门,坐上马车,荆云驾车离开。

  回到彭府,发现府里来了客人,站在院子内,身影婀娜,冰清玉洁,正是徐才女到来了。

  “清婉,你不是在润州吗,怎么来金陵了?“

  徐才女微笑说道:“家叔在金陵做官,国子监早就给我发过请帖,邀请我来国子监担任助教!“

  苏宸略有吃惊,在古代,“国子”常指有爵位的上层子弟,国子监的“监”,则常用作官名、官署名,当官之人也常被称呼为“监子”。国子监的生源都是宦官子弟。

  而且,在古代的国子监,从不招收女弟子,徐清婉虽然是润州第一才女,进入国子监担任助教(讲学的老师)有点不合常理了。

  苏宸疑惑问道:“你叔叔是哪一位?”

  “家叔徐游,便是现任国子监的祭酒。”

  “原来如此!”苏宸微微点头,他下午在吏部看过了一些四品以上京官,就看到过徐游的简历,凭借他现在过目不忘的记忆力,能够全部印入脑海了。

  徐游乃是杨吴权臣徐温之孙,徐知诲之子,学识很高,在中主李景、当下李煜时期都颇受宠任,被封文安郡公,也是李煜的少年时的授业老师,身份颇高。

  “哦,那以后你也要常驻在金陵城了呀!“

  徐才女点头答道:“对的,临行前,我向家父要了一些钱贯银两,打算在金陵城置下一个清雅小苑,居住下来,以后和你交流诗文的机会也多了。“

  苏宸有点抵触跟大才女谈诗文,容易露馅他的“真才实学”,不过他想到了天工院的构想,忽然说道:“去国子监讲解诗文典故,多是老生常谈,没有多大意思。而且给那些富家子弟讲学,能有多大影响?还不如加入天工院,既可以讲学给读书人,也能研究格物和算术,甚至可以办女学,让富家子弟的千金和女子,也能来读书、长见识,这才是真正有变革意义的事!“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