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18章 搬出大神来换钱_恶人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还在想赚钱的事,脑子没回过神来。

  王老头显然也愣住了,这年头学生能发东西在刊物上,是很荣耀的事情,更何况,还是《诗刊》这么重量级的刊物,虽然诗歌是小众文化,但受众都是比较高端的人群。这一张口就是稿费,还真少见。

  “咳,稿费当然是有的,不过诗评的话,比较少,如果是原创的诗,就要多一点。”

  林海文心里一动,“王老师,是这样的,当初啊,我看孟津的《独坐怀乡》,就觉得颔联上这两句挺好,就是不太搭。所以就拿这两句,作了一首诗一首词,要不,我念给你您听听,您给评评?”

  王老头一愣一愣的,好大的口气啊,一首诗?一首词?还是因为看不上孟津的诗,才自己创作的?

  好几个老师都竖着耳朵,这会儿也凑过来。

  “念念,念念,我们也欣赏一下。”当初统分的青年老师迫不及待地凑过来,“王老师,你不知道,前两天学生剧社演《神谕》,林海文同学还当场创作了一首现代诗呢。”

  “哦?”王老头对于学生的现代诗没什么兴趣,现代诗看着简单,格式没有限制,但真要写好,很难,“先听听这个诗。”

  “咳,”林海文清了清喉咙,这两首诗,他都不用找藏书阁了,自己就能背下来,“先是举杯邀明月这句啊。我这首诗叫《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青年老师重复了一遍,诗好不好,有些需要专业品评,有些则是一读就知道,包括之前林海文的《神女》,也包括这首《月下独酌》,都属于读来就知道是好诗的。

  气象阔达,情思浪漫!

  “快快快,把酒问青天的词呢?”王老头打断了青年老师要说话的意思,他只好硬生生把感慨给吞了回去。

  林海文心里又庆幸又骄傲,庆幸是因为很多诗里的意象,在两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比如月亮就是孤寂的,云汉就是银河天穹,否则这些好诗就要大打折扣了。之所以骄傲,完全是觉得自己那个时空,出现了这么多伟大的诗人,词人。

  李太白和苏东坡,这两尊大神,搬出来吓都应该吓死他们。

  “词的名称是《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王老头听到第一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就觉得浑身一阵战栗,那是一种被浩大的气势震惊的感受,青天明月,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邀来一问,然后“我欲乘风归去”,这是自比下凡的仙人啊,一个“归”,道尽了词人的傲然之心,再等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被念出口的时候,他几乎忍不住要拍案而起了。

  古往今来,以月写人世,无出这一句。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对于婵娟这个词,他不是很了解,但不会阻碍他理解这句词,既然是咏月诗,这相隔千里,共享的,必然是天上一轮明月了。

  如果说李太白那首并不算是巅峰之作的《月下独酌》,让王老头感到震惊莫名的话,苏东坡的代表作《明月几时有》,就几乎要让王老头感到匪夷所思,甚至是恐惧了。

  “这首词,也是你写的?”王老头不得不确认一次。

  林海文挺没羞没臊地点头认下了,抄了就是抄了,难道每天还要自我谴责一下?

  “奇才啊,奇才,”王老头没忍住,“林海文,你有没有打算当一个诗人?”

  “我是一个写诗的人,却并不需要一个叫‘诗人’的囚笼。”

  林海文淡淡说道。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