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 1 章_狼口偷食(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不喜欢读小说,最多看看杂志。

  之所以会去写,完全是因为钱。

  苏然是个“城市留守儿童”。小时候父母离异,又各自组了新家庭,养了新孩子,也就无暇顾及苏然。她跟着外婆长大,逢年过节,母亲来探望外婆时,顺便给她买点衣服用品,父亲则是一年才给一次钱。

  外婆天性乐观又极护犊子,但凡有人敢说苏然没人要之类的话,她一定冲上去把人骂走。而且外婆从不抱怨,有时候苏然问起父母,外婆还会把他们夸成英雄一样。

  “你爸妈特别了不起,接了很多重要的任务,离开他们不行,所以没时间。”“他们当然爱你,就是工作太忙了,有空肯定会来看你。”

  感谢外婆,小小的苏然才没有因为父母离异留下心理阴影,和同龄孩子一起疯玩着长大。

  随着年龄渐长,她慢慢明白。没工夫来看她,那还可以给钱啊,钱都不给,还不是不想要她。只是她乐观大咧的性格已经形成,就没太往心里去,毕竟和外婆一起生活也挺快乐的。

  唯一的不好,就是钱少了点。娘俩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外婆微薄的退休费,除此之外就是父母偶尔发善心给点生活费。

  苏然上中学后,社交需求渐渐多起来,平时也想有个零花,但又不好意思向外婆开口,至于父母那,她想都没想过。

  就像外婆常说的:“谁的日子都不容易,咱娘俩过得不错,就别老麻烦他们了。”

  初中时有段时间,学校流行编工艺绳。有些同学没时间去买绳,就拜托苏然帮忙跑腿。苏然欣然答应,那阵子,她放学就跑到小商品批发市场,买上一堆五颜六色的手工绳,第二天再带到学校。

  一开始是同学过意不去,给钱时主动把零头凑个整。后来,苏然跑一次就在总价上赚个五六块。

  有了这回的经验,苏然像是开了窍。每当学校流行某样东西,她就跑去市场批些来,稍加点价,也不多赚,同学们都能接受。到开学前,她就批些书皮文具作业本之类的,她的想法是,反正自己也要用,卖不掉不会浪费。

  慢慢地,同学们就习惯到苏然这买短缺的学习用品。

  这以后,苏然的零花钱基本都是自己赚出来的。不够挥霍,毕竟学习才是主业,但偶尔参加个同学聚会还是可以的。

  多亏了她赚钱早,又不乱花钱,大三那年外婆去世后,她才能勉强维持住生活水平。

  高中时,她继续这一套小本经营,美滋滋地赚点小钱。

  高中同学藏龙卧虎,就说她的同桌,一个性格非常好的学霸,在杂志上发表了几个短篇小说,据说一篇稿费就大几百块。

  苏然粗粗一算,妈哟,一个字都快一毛了!想她每次辛辛苦苦地运点小玩意到学校来卖,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挣个几百块,人家只要坐在那写点

  请收藏:https://m.bl5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